警惕日本軍國主義死灰複燃

時間:2014-08-15 09:4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8月1日,海內外各界人士齊聚遼寧紀念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20週年。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攝

  1894年,日本以朝鮮問題為藉口向清政府宣戰。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戰爭。戰爭的結果導致了中日兩國命運的改變:勝利者邁入了近代列強的行列,但之後野心不斷膨脹,最終走上了對外侵略的軍國主義道路。

  而失敗的一方不僅承受割地賠款之辱,剛剛開啟的近代化進程也被攔腰打斷。當時清政府號稱亞洲第一大艦隊的“北洋水師”,彈指間檣櫓灰飛煙滅。

  當中日兩國又站到了歷史新一輪的起跑線上時,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不斷挑釁,一些日本右翼政客不斷發出戰爭言論,中國人腦海深處的歷史記憶被激活。當前,中日關係正處於兩國建交以來的歷史“冰點”,安倍公然參拜靖國神社、否認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解禁集體自衛權等行徑,導致兩國政府關係嚴重倒退,並影響到了經貿交流等其他領域。

  近日,“甲午戰爭以來的中日關係”學術研討會在遼寧大連召開。國人再回首甲午年間的那場戰爭,觸碰的是中國人百年來內心最深處的創傷。在痛楚、恥辱、憤怒、遺憾之外,人們看到軍國主義在日本大有死灰複燃的可能,不能不高度警惕。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