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虛擬高考作文

時間:2014-06-09 10:12   來源:新京報

2014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題

  北京過去有許多老規矩,“如出門回家都要跟長輩打招呼”、“吃菜不許滿盤子亂挑”、“不許管閒事”、“笑不露齒 話不高聲”、“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作客時不許隨便動主人家的東西”、“忠厚傳世 勤儉持家”等,這些從小就被要求遵守的準則,點點滴滴,影響了一輩輩北京人。

  世易時移,這些老規矩漸漸被人們淡忘了。不久前,有網友陸續把一些老規矩重新整理出來貼到網上,引發了一片熱議。

  老規矩被重新提起並受到關注,這種現象引發了你哪些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不少於700字。

  先讓老規矩活下去(李開周 專欄作家)

  打小在北京長大,我知道北京有很多老規矩。

  以吃飯為例,一個人關屋裏吃獨食倒也罷了,沒人在意你的吃相,假如身邊還有別人,那就得守守規矩。守什麼規矩?第一不能吧唧嘴兒,第二不能亂伸腿兒,第三不能嘴裏有飯還嗚啦嗚啦跟人説話,第四不能“將軍不下馬”,也就是一直拿著筷子不放手,顯得很貪吃似的……總之規矩很多,能把不懂規矩的小孩拘出一身汗來。

  這些規矩當然不限于北京,我有一親戚是陜西蒲城人,他們那兒規矩更多:晚輩給長輩端飯,筷子絕對不能插在碗裏;長輩抬起筷子之前,晚輩絕對不能搶先;長輩説話的時候,晚輩絕對不能亂插嘴。

  咱們現代人講民主講自由,飯局上受此約束,可能會覺得不自在,可能會覺得這些老規矩腐朽無用,除了把孩子培養成低眉順眼的孝子賢孫之外沒有別的意義,應該早日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您要真這樣想,那就錯了。

  老規矩有老規矩的好處。還拿吃飯為例,一個從小到大都在餐桌上守規矩的人,一定擅長自我克制,一定懂得尊重他人,最重要的是,他將來進入其他文化環境以後,也一定能遵守異鄉他國完全不同的另一套規矩。為啥?因為儀式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居移氣,養移體,看似瑣碎無聊的老規矩就像潤物細無聲的夜雨,不知不覺就把你的躁氣消解掉了,不知不覺就把你的格局培養出來了。而咱們大多數現代人身上多的恰恰就是躁氣,缺的恰恰就是格局。

  當然,我並不認為所有的老規矩都值得繼承和遵守,有些規矩從一開始就不科學,確實應該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例如某些地方要求新娘子三天之內不能下床,有些地方要求小孩子在正月裏面不能理髮,這都是迷信,無須傚法。問題是咱們中國大陸這些年反傳統反封建反得有點兒過了,文革時逢舊必破,逢舊必反,搞得現在膽大如鬥,不管見了什麼老規矩老風俗老唱腔老套路,人人都敢來一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理解都還沒理解呢,您知道人家哪兒是精華哪兒是糟粕?等“糟粕”都去完了再往回找補,晚了。這種虧咱們吃得已經不少了吧?

  所以我覺得以後咱們應該虛心一些,先讓老規矩活下去,等確信它們確實要跟現實撞車了,再提那“破除陋俗”的事兒也不遲。

  評語:感覺作者的年齡也差不多這個數,讀完想作個揖。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