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蘇榭退選 蔡英文得失如何

時間:2014-04-18 14:52   來源:台灣網

【引言】 

  蘇貞昌與謝長廷雙雙退出黨主席戰役,民進黨即將再度開啟“小英時代”的來臨。即將重掌民進黨機器的蔡英文,能否為民進黨帶來新的面貌?

   面臨的反服貿議題 兩岸政策無法再模糊化

  據臺媒報道,前民進黨籍“立委”郭正亮表示,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可望回鍋擔任民進黨主席,面對學運提出的3大挑戰,蔡英文完全沒有緩衝期。 【詳細】

  如果蔡英文想要收編支援學運的年輕族群,必須接收學運的強烈“反中”主張。如果想收復執政權,她其實沒有任何偏走極端或茍且曖昧的餘地。這其實也是蘇貞昌選在此時宣佈退選的主因:他不想在這裡辛苦收拾學運留下的殘局,卻讓蔡英文在那裏悠閒地坐收漁利。【詳細】

   面臨民進黨內部整合 能否團結各方人馬 

  在民進黨內,蔡英文最重要的任務先凝聚民進黨,團結擁蘇支援者與精英,甚至呂秀蓮陣營,讓這些勢力不致離心離德,否則,蔡英文要帶領民進黨重新獲得社會的信賴,將困難重重。 【詳細】

  據港媒報道,謝長廷的人馬趙天麟12日開炮,呼籲蘇蔡謝應該退出民進黨主席競選,讓中生代能夠接棒,這一招其實原本是謝長廷叫子弟兵,為自己製造一個下臺階,將端視民進黨內氛圍適時宣佈退選,同時也是要逼蘇回應;沒料到蘇順勢而為,乾脆宣佈退選,把球丟給蔡英文。 【詳細】

  謝長廷這幾年都在思考解決最後一哩路的問題,因此提出了“憲法各表”等論述。謝當時要參選民進黨主席很大動機就是為此,雖然明知不可為。但目前看來,對於這樣的思路,蔡英文是排斥的,謝長廷的原本考慮因為不參加選舉而全部作廢。【詳細】

  蔡英文能否走出“逢中必反” 外界最關注其兩岸政策 

  對民進黨空洞的兩岸政策提出論述,成為蔡英文最大的課題,其中,該黨“立法黨團”在兩岸協議規範條例草案中對兩岸關係的定位,是蔡英文所需面對的第一道難題。 【詳細】

  臺灣民間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形同將“兩國論”入法。作為可望接掌民進黨黨魁,又是“兩國論”起草者之一的蔡英文,面對此事,不能再虛與委蛇,不做表態。【詳細】

  民進黨兩岸路線改革和轉型的關鍵不在於何人當家,即使蔡英文回鍋,只要民進黨依舊龜縮在“臺獨”的死衚同,就永遠也無法走出“逢中必反”的泥淖。【詳細】

  如果蔡未來在兩岸思維上不能採取大破大立的手法,其帶領民進黨重返執政的最後一哩路恐怕不易走完。當前蔡在兩岸思維主要面臨兩大挑戰,一是民進黨內兩岸路線如何抉擇的挑戰,二是兩岸論述如何調整的問題。【詳細】

   【結語】  

  一旦蔡英文接下民進黨主席位置,勢必面對兩岸關係論述的重要問題。一旦蔡做出抉擇,勢必無法兩邊討好;無法兩邊討好,代表一定會得罪部分團體。屆時蔡英文有沒有能力進行取捨。若她的性格無法進行取捨,恐將成為“女版的馬英九”,想作全民“總統”,但最後卻處處碰壁,討好不得。 【詳細】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