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校園暴力頻現 各界展開大反思

時間:2010-12-28 15:31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網路評論特刊深度幕後

本期策劃製作:高斯斯                                                    查看往期<<

導  讀

  臺灣校園霸淩由來已久,並不是一時流行現象。近期發生的幾起事件令島內各界再次對此展開討論,從校園安全擴大到教育體制,甚至社會風氣與道德倫理。可以説,校園霸淩現象一方面讓人反省是否成人世界以強淩弱的暴力邏輯已浸染了孩子的世界;另一方面,校園霸淩也顯現出臺灣今日教育制度與價值觀若干誤謬不足之處。

學校家庭社會應三管齊下

  防制校園霸淩基本上都是治本的問題,涉及到教育本質、校園風氣、學生的價值觀。校園並不是一個封閉的場所,而是一個微型的社會。防制校園霸淩,其實是要對臺灣社會進行一個總的檢討。 【詳細】

校園暴力需要整個社會共同遏制

  霸淩就是校園暴力,跟家庭暴力一樣,是公共議題,社會要共同面對、處理,不該由受害者與加害者“私了”。防治校園霸淩須由家長、師長和社會的公權力一同努力! 【詳細】

延伸閱讀:霸淩事件歸根結底源於風氣影響

  青少年用殘忍的手段欺負人,因為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嗎?追根究柢,缺乏“不忍人之心”,這是生命教育的問題吧!今天的臺灣,不是只有無知的青少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綜藝節目裏的整人設計、節目主持人猥褻女性肉體、“立委”摑人耳光、名嘴口出穢言……這種風氣影響下,一個少女被人敲頭、潑冰水、打耳光、脫衣露乳,會不會施暴者真的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也許應回到“生命價值”,對成年人也再教育一番。 【詳細】

網友分析:臺灣校園暴力頻發的根源何在

  臺灣霸淩事件的頻出説明瞭:一、社會治安整治不力帶來的影響。臺灣教育缺乏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針對性和長期性。二、老師管理權利喪失所帶來的影響。如何賦予老師管理學生的權利,對於霸淩者施暴時老師如何採取措施?這乃是臺教育部門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三、臺灣政治生態扭曲的影響。校園霸淩問題,同時在拷問著臺灣政客們如何治理政治生態和臺灣社會問題。 【詳細】

相關連結

  調查顯示:臺灣初中學校逾13%學生是霸淩者。

  桃園縣一高中女生被打成“豬頭”

  桃園高中女生因同性戀劈腿引發霸淩事件

  囂張霸淩者網上嗆被害人被打到出名

  臺灣校園“霸淩事件”引關注 業者免費提供監視器

  臺灣八德中學霸淩懲處通報 校長、縣教育處長下臺

  

 

  霸淩:霸淩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淩與壓迫,它一直長期存在校園中,發生這些同儕間欺壓的行為,可能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及排擠,也有可能是類似性騷擾般的談論性或對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或譏笑。霸淩是一種有意圖的攻擊性行為,通常會發生在力量(生理力量、社交力量等)不對稱的學生間。較常被接受霸淩的定義是挪威學者Dan Olweus的定義:“一個學生長時間並重復地暴露于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  【詳細】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