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寶虎:兩岸經濟合作發展離不開兩岸法律人辛勤耕耘

時間:2014-08-26 08:51   來源:台灣網

由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主辦的第三屆兩岸和平發展法學論壇于25日在重慶開幕。

  由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主辦的第三屆兩岸和平發展法學論壇于25日在重慶開幕。(台灣網 張潔 攝)

  台灣網8月26日重慶消息 由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主辦的第三屆兩岸和平發展法學論壇于25日在重慶開幕。作為近年來兩岸法界交流的重要綜合性平臺,兩岸和平發展法學論壇在推動兩岸的法學理論研究、法律實務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成果。中國法學學術交流中心主任、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秘書長、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理事尹寶虎接受本網記者專訪,分享論壇創辦至今的經歷與感受,並高度評價兩岸法界人士的默默耕耘對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2012年8月,以“法治經驗回顧與前瞻”為主題的首屆兩岸和平發展法學論壇在京舉行,如今已舉辦至第三屆,其影響力不斷擴大,代表性亦不斷增強。回顧論壇創辦起初,尹寶虎感慨良多。

  他介紹指出,2008年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出現新局面和新勢頭,兩岸人民交往日益增多,經貿合作日益密切。在兩岸實際交往中,出現大量的民事、刑事、商事方面的糾紛,這些糾紛的存在也正説明兩岸本身的交往合作越來越密切,這要求兩岸法界直面並解決這些問題。

  在這種形勢要求下,大陸成立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其主要目的是開展兩岸法學問題研究,促進兩岸法學交流,研究解決兩岸交流交往過程中存在的法律問題,集中兩岸法學、法律界的智慧,尋求這些領域的共識,總的目的是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據尹寶虎介紹,兩岸和平發展法學論壇作為重要的交流方式和平臺,舉辦前也徵得兩岸法學、法律界人士的同意,包括徵求臺灣主要法學組織和一些法律機構的意見,最終確立創辦該論壇,兩岸各領域的法治專家針對一些問題在此平臺上進行探討。

  “目前兩岸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研究很多、很熱絡、會議也很多。而法學很專,相對研究較少。”尹寶虎説,法學研究、法律的討論非常重要,涉及兩岸交流交往中的一些細枝末節,涉及到每位老百姓的具體權益。兩岸政治制度不同,法律制度有差異,各方都有堅持的程式、原則和辦法。

  尹寶虎認為,如今兩岸的司法合作、兩岸法律界合作今非昔比,在這方面兩岸法界人士做了很大貢獻。從第一屆的“法治經驗回顧與前瞻”,到第二、三屆探討兩岸人民交往中的民商事問題、智慧財産權保護、稅法、罪贓移交等,論壇越來越關注更為具體的法律問題與權益保障。

  “現在仍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處理與解決。”尹寶虎説。他認為論壇的意義也在於此,幫助兩岸法界人士研究問題、為他們推薦方法、同時幫助呼籲、提出問題,就會形成兩岸法學、法律界對某一問題的關心與關注。論壇形成的意見和建議對兩岸相關實務部門亦具有良好的實踐參考價值。

  問及兩岸經貿合作的法律保障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作用時,尹寶虎用“非常重要”四個字回答記者。他説,現代經濟是法治經濟,一切經濟合作交往需要靠法治。兩岸經濟有很多互補因素,合作潛力非常大,目前由於各種障礙,兩岸經濟合作的潛力並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需要解決相關問題,才能推動兩岸經貿和投資的順利發展。

  尹寶虎指出,從立法層面和執法層面來講,法律對保護兩岸經濟合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臺灣和大陸的合作越來越多,越來越密切,在這些方面,兩岸法律同仁做出了很多貢獻。這些年兩岸經濟合作如火如荼地發展,離不開兩岸法律人的默默耕耘。他們努力克服兩岸規範性的規定造成的兩岸合作上的困難,才取得如今的成就,維護了兩岸經貿投資合作的正常秩序,並推動這一趨勢繼續向前發展。(台灣網記者 張潔)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