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者積極評價“習連會”

時間:2013-02-26 08: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2月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5日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一行,臺灣學者紛紛給予積極評價。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嶽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臺灣輿論高度關注“習連會”。他説,一年之計在於春,這是習近平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第一次會見臺灣客人,也是第一次最為完整表達對兩岸關係及對臺政策的主張。

  張五嶽説,雙方都清晰表達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條正確的道路,而且應該繼續加以維護、鞏固和增進。他認為,和平發展是兩岸關係的主旋律,但兩岸關係在邁向和平發展過程中不可能一步到位,可能還會遇到波折,兩岸應當有共同的基礎。

  習近平在會見時指出,只要秉持民族大義,鞏固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增進共同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認知,兩岸各領域合作的前景就是寬廣和光明的;連戰則提及“一中架構”下的兩岸關係,強調“九二共識”是雙方政治互信的基礎。

  對此,張五嶽認為,只要有這些基本立場、原則,哪怕是兩岸關係面臨波折,都可以加以克服;有了這些基礎,兩岸關係就能與民族的偉大復興、民眾的切身利益相聯結,兩岸關係就能再接再厲,取得新成就。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大陸研究所教授蔡瑋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習連會”值得肯定,臺灣各界對此基本上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他認為可以用更加積極的態度看待。

  蔡瑋表示,“習連會”對於兩岸關係發展、增進兩岸雙方了解,對於臺灣各界理解大陸對臺政策有積極正面意義。

  在“習連會”中,習近平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希望兩岸同胞共同來圓“中國夢”;連戰則表示,發展兩岸關係是全民族的事業,要發揮中華民族整體智慧,互利融合,振興中華,開創民族輝煌的新時代。

  對此,蔡瑋認為,振興中華是一百多年來兩岸共同願望,早日尋回中國歷史的光榮,是值得兩岸同胞、兩岸當局現今追求的一大目標。

  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邵宗海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大陸對臺政策有延續性,但也要用新的觀點、新的視野去看待大陸對臺政策。

  邵宗海贊同連戰“兩岸要互利融合”的觀點。這位教授分析認為,臺灣未來的發展,繫於兩岸和平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只有兩岸人民相互合作,才能讓臺灣的發展實現跨越,走得更遠。而大陸也要穩定的臺海環境,才能往前衝,獲得更大發展。

  邵宗海表示,雙方都希望朝著共同創造的“中國夢”邁進,這是“習連會”的特殊意義,“也許未來走向目標需要時間,需要耐心,但起點很好,兩岸人民都看到了”。(石龍洪)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