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法治精神 做法制好公民

時間:2015-12-14 15:08   來源:台灣網

  今年的12月4日是我國第14個法制宣傳日。早在200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我國現行憲法實施日——12月4日作為每年的法制安全日。其主要目的就是對我國法律知識進行宣傳,讓更多的基層群眾了解法律。

  那麼國家為何如此重視對基層群眾的法律宣傳,我們又為何要努力學習法律知識呢?從憲法的重要性談起: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它規定了我國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基礎,是公民權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更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我國如此重視法律宣傳不僅僅是由於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另一重要原因是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戰略。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誌,更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今年的法制宣傳日主題為:弘揚憲法精神,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發展,並且更加準確具體地點明瞭以上提出的五個方面:其一,創新即指要發散自己的思維,用新的觀點、想法去看待問題;其二,協調則是要縮小法盲和律師之間的差距,不能處在極端的位置;其三,綠色是指要保護環境多一點,垃圾製造少一點;其四,開放就是要多與他國交流,相互學習,另外也可以指那些法律知識懂得比較少的人應該多些渠道去和他人學習;其五,共用,不言而喻,即指知識共用、幸福共用。今年的法制宣傳日宣傳重點是深入學習宣傳憲法;深入學習宣傳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法制宣傳日的目的是把法律知識流入基層,使現代法治的理念深入人心,成為樹立我國良好法治形象的節日,以適應現代法治社會的要求,為實踐依法治國方略打下牢固的社會思想基礎。了解以憲法為中心的法律知識,積極普及法律常識,在培育法律精神的同時,也得同樣加強道德精神的培養,這樣才能進一步促進現代法律精神的形成。同時,通過立法和嚴格執法也有利於推動社會道德的建設,弘揚社會法制精神。

  15年來,法制宣傳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憲法及與人民群眾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得到比較廣泛的普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制觀念普遍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不斷增強;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律意識明顯增強,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逐步提高;隨著普法教育的深入,依法治理工作也全面展開,為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都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

  深入了解法律、熟悉法律、認知法律、增強參與社會管理和監督的責任感,以法律武裝自己,維護自身和家人的合法權益;增強全民法制觀念、弘揚憲法精神、發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推進社會法治社會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以法為鑒,可以曉規則。”只有在人人守法的有序環境下,人民的權利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我們要珍惜我們的權利,更應該履行自己的義務,學法、守法、用法、懂法、護法,做法制好公民,共建人類文明,共創和諧社會。(台灣網網友:施夢揚)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