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怎麼好意思自稱“負責任”的政黨?

時間:2015-11-26 15:00   來源:台灣網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在25日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大陸配偶和在臺灣就讀的大陸學生在臺所遭遇的歧視性待遇,長期得不到解決,其阻力何在,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民進黨無視兩岸婚姻家庭的正當權益,給這些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困擾,帶來傷痛,傷害了兩岸同胞感情,這種做法是不得人心的。

  安峰山的話,是針對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近日國民黨方面表示應儘快通過縮短陸配取得身份證年限以及包括陸生納入健保等修法草案,民進黨方面則表示,因為大陸對臺灣還有敵意,大陸配偶取得身份證勢必要嚴格,對此發言人有何評價”時所説。但大陸配偶在臺灣備受歧視的遭遇,卻不是一個新鮮話題。最近與此相關的一則新聞,筆者最先想到的就是前不久那個因為自己的大陸籍母親遭到老師污辱而跳樓自殺的臺灣初三女生的悲劇。

  臺灣地區的大陸配偶大概二十多萬人,他們的不公平待遇一直存在,比如:在未取得臺灣身份證之前不準在臺工作,每半年必須回原居留地一次;一旦大陸配偶在未取得長期居留身份前離婚或喪偶,就必須被遣返回大陸,生下的年幼子女留在臺灣,幼兒們被迫失去母親(或父親),骨肉分離的慘劇屢見不鮮。2008年國民黨執政後,陸配境遇得到很多改善。2009年8月,身份證取得年限由8年減為6年,結婚通過面談,就可以到臺灣來,且到臺後就可以工作,但這一待遇較外籍配偶還是要嚴苛很多。

  跳樓女生或許是極端個案,但可以斷言的是,這些在歧視中長大的孩子,他們肯定都會或多或少有些心理陰影。大陸配偶在臺灣遭受歧視由來已久。就在幾天前,島內便有好幾個民間團體再次走上街頭,呼籲給大陸配偶平等待遇。與以往一樣,這些大陸配偶從全臺各地趕來,很多人都帶著孩子。這些在隊伍裏格外引人注目的孩子,頭上戴著“反歧視”的標語,有的已經睡倒在母親肩頭。

  單從這些孩子的角度來看,歧視性政策帶來的生活不便,還只是最淺層的影響;對陸配及其子女內心造成的傷害,才是深刻而久遠的。尤其是對孩子的傷害,不僅有違人情事理,更傷及臺灣未來,這便是那些阻撓平等對待陸配的人們引以為傲的“民主”嗎?有歧視性政策,必有歧視性社會。這樣的“民主種子”,種在孩子們心中,長出來的究竟是驕傲,還是恥辱,亦或仇恨?

  現在,大力推動兩岸交流合作的國民黨當局還在臺上,就對這許多不人性化政策的修改調整工作難以推動下去,倘若到了明年,政黨輪替發生,歧視大陸配偶的法令恐怕還要繼續惡化下去。政策不人性,民進黨卻只以一句“大陸對臺灣還有敵意”的莫須有“罪名”來搪塞,出於政治目的卻無視兩岸婚姻家庭的正當權益,豈是一個自稱負責任政黨應有的行徑?(台灣網網友:郭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