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時間:2015-08-31 13:50   來源:台灣網

  8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專題會,研究國際經濟金融形勢新變化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和對策,並作重要講話。

  會議聽取了前期應對國際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場異常波動、下一步工作考慮以及國內經濟運作有關情況的彙報,相關部門負責人談了看法和打算,國務院領導同志先後發言。李克強説,近段時間的國際市場動蕩,給世界經濟復蘇增加了新的不確定因素,我國金融市場、進出口等受到的影響也在加深,經濟運作遇到新的壓力。面對撲朔迷離的國際環境和國內深層次矛盾顯現的情況,我們堅持穩中求進,持續推進結構性改革,陸續出臺降準降息、減稅降費和穩定市場等一系列定向調控舉措,效應不斷顯現,結構調整中積聚的積極因素也增強了發展動能,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增長走在世界前列。我們不僅有發展的巨大潛力,也有有效管控風險的駕馭能力,能夠在錯綜複雜的形勢中始終把握工作主動權

  金融穩定事關經濟全局。近期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是順應國際金融市場走勢的合理舉措,但人民幣匯率沒有持續貶值的基礎,可以保持在合理均衡水準上基本穩定。要繼續推進金融體制改革,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運作。加快相關制度建設,培育公開透明、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加強和完善風險管理,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底線。

  政府對於經濟的變化也做了相應地處理應急機制,這就要求政府和我們做好當前經濟工作,既要看到一些方面不斷向好的趨勢,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又要直面困難挑戰,未雨綢繆,及時妥為應對,做到趨利避害。關鍵要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各項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牢牢抓緊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在堅持區間調控基礎上,見微知著,靈活施策,以更精準的定向調控、相機調控對衝經濟下行壓力,以更有力的改革創新激發市場活力,以更有效地抓落實鞏固向好勢頭,穩定市場預期,做好政策儲備,確保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通過對上述的描述,我認為最近的中國經濟形勢即使多少有一點兒金融危機的味道(個人觀點)。但是我想説不要害怕金融危機,美國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經濟危機現在還是頭號強國;不要擔心經濟困難,世界上也只有中國把增長7%以下稱作困難。第一我們要相信即便是危機,它對調結構促轉型也是有幫助的;第二我們要明白辦法總比問題多,我們總會有途徑通過瓶頸迎來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本輪政府救市是出於慶典前維穩也好,還是出於防止股市繼續崩盤也好,都説明瞭面對困境我們是有辦法有轉機的。所以我想説大家要繼續對中國的經濟有信心!因為經濟就算衰退了還能再漲回來,但是如果信心沒有了,那才是真正的悲慘世界。(台灣網網友:昝晶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