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警鐘長鳴,勿忘國恥

時間:2015-07-09 15:01   來源:台灣網

  7月7日這一天,全國各地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紀念這個讓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忘記、也不敢忘記的日子。在這一天,石家莊的天氣陰沉著,上午10點鐘,我們聽到了不同方向拉響的警報聲,仿佛在為那些浴血于盧溝橋的中國戰士們致敬,悶熱的天氣讓人們心頭縈繞著一股無法明述的壓抑。

  78年前的一聲槍響,不僅震動了全國人民的心,也驚醒了沉睡許久的東方巨龍。1937年7月7日夜,預謀已久的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在演習時“失蹤”,懷疑日軍士兵進入了宛平縣城,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當時中國守軍第29軍全體將士的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繼而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第29軍駐南苑部隊約8000余人,其中包括在南苑受訓的軍事訓練團學生1500余人,浴血抵抗,副軍長佟麟閣、第132師師長趙登禹壯烈殉國,不少軍訓團的學生也在戰鬥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每每想到那些為了祖國安危,為了民族興亡而付出寶貴生命的革命先烈們,我的心中就會有一種深深的惋惜,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有人説,是我們國家的船不堅炮不利,有的人説,是我們的國人沒有日本人那樣的兇悍,我們的軍隊不如日軍訓練有素!我承認,這些是我們偉大的祖國承受苦難的原因之一,但是,卻不是主要原因,我們的國家之所以會受那8年抗戰之苦,受那3年內戰之煎熬,這所有的一切的一切,最最主要的就是我們的人心不齊。七七事變之後,蔣介石知道,再不聯共抗日,中國就是日本的了,才有了國共的第二次合作。

  78年過去了,那段歷史的硝煙已經從中國的大地上消失,可是,歷史的遺留問題依然困擾著兩岸同胞。我們都知道,盧溝橋事變,是國共兩黨從生死對立到共赴國難的轉折。事變發生後僅兩個月又15天,以團結禦侮為核心內容的第二次國共合作全面形成。此後,在長達8年的時間內,國共雙方的軍隊分別以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為主體,共同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我們相信,在整個中華民族的統一繁榮的大是大非面前,中華民族的政黨也一定會合作。

  歷史的教訓就是,合則兩利,分則俱損,拉響歷史的警報,讓每一個中國人記住這一天,勿忘那段悲痛的國恥!(台灣網網友:王鑫)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