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箱內扔垃圾,別將德行捐掉

時間:2015-02-11 16:26   來源:台灣網

  近日,市民李先生向天府早報報料,經過他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不少小超市門前的捐款箱居然變成了垃圾箱,購物小票、宣傳畫冊、推銷廣告等應有盡有,唯獨不見愛心善款。(2月11日,中國青年網)

  捐款本是自願奉獻愛心,幫助他人成就夢想的善行善舉。樂善好施的氣概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但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們先後經歷了“騙捐門”、“紅會郭美美”等事件,被傷了心,不過無論如何這都不能成為公眾以怨報怨,將垃圾丟入捐款箱的理由和藉口。

  在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設置捐款箱是為了方便愛心人士送出溫暖,幫助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們。但將垃圾丟入捐款箱內,無論是順手而為還是惡意之行,你扔掉的都是自己品德和言行,敗壞的是自己的形象和道德,臟了的除了垃圾箱,還有你丟出垃圾的手和心。這與騙捐詐捐、偷盜公益善款在某種意義上沒有差別,程度上也只是“五十步”與“百步”的距離。

  妥善的保管和應用善款是慈善機構或者是愛心奉獻的倡導者的首要職責,更是換回公信力的唯一途徑,別再讓大家談“紅會”色變,讓提著塑膠袋的人給用愛馬仕的人捐款,讓用手機當手錶的人給帶著勞力士的人捐款,拿著捐款人的愛心肆意揮霍,踐踏了真情也侮辱了別人的慷慨解囊。事發後,能夠追回的是部分贓款,永遠追不回的是被傷了心的民眾。

  “善小”也能積沙成塔行善天下,“惡小”亦足以亂天下,禍國殃民。點滴的善行都能鑄就他人的夢想,同樣,丁點的惡行都可能讓不讓貧困兒童輟學、不讓垂危的病人喪失希望。愛心奉獻與否,本屬自願,若不願,也請別糟蹋了他人的愛心,丟掉了自己的德行。(台灣網網友:蔚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