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參與反腐是黨和國家之幸事

時間:2015-01-30 14:27   來源:台灣網

  日前,河南省檢察院在通報會上介紹:作為全國深化檢務公開制度改革5個試點省份之一,自2013年11月啟動試點工作以來,河南省檢察機關積極拓展服務群眾平臺,建成集12309舉報電話受理、檢務公開、案件資訊查詢、視頻接訪等功能于一體的檢務便民大廳,初步建立群眾信訪事項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答覆工作機制。該省檢察機關2014年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瀆職侵權職務犯罪案件3195件4523人,其中40%以上是根據群眾舉報依法查處的。(網易新聞1月28日)

  “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我們黨沿用至今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們黨踐行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的確,人民群眾一直是我們黨和國家發展壯大的強大基礎,從戰火硝煙密布的抗日戰爭,到改革開放碩果纍纍的的新時期,都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帶領下進行的一系列艱苦卓絕、勤奮踏實的看似平凡實則偉大的奮鬥和創舉。自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進行的“打虎拍蠅獵狐”等多種反腐舉措成效顯著,尤其是在社會轉型期矛盾複雜的新形勢下,廣大人民群眾選擇了勇敢站出來,憑藉自己微薄力量不斷匯聚,為黨和政府“有貪必肅、有腐必反”的堅強信念上增添一份沉甸甸的信心。

  從河南省檢察院在通報中提到根據群眾舉報依法查處的案件佔到了2014年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瀆職侵權職務犯罪案件3195件中的四成。由此不難看出,民眾反腐能量之巨大讓人稱奇,效率之高讓人驚嘆,不得不承認我們民眾儼然成為了反腐肅貪的生力軍,顯示了人民群眾對我們黨和政府長久以來的信任和擁護。當然,廣大民眾之所以能成為助力反腐的生力軍,離不開社會大環境、政府合理引導、法治素養提高等因素的積極作用和促成。

  社會的反腐倡廉氛圍讓民眾反腐更顯勇敢。環境隨著史上最強勁的反腐敗風暴襲來,一張張貪污腐化的官員扭曲變形的臉在風暴中逐一被曝光,他們的一雙雙沾滿貪腐油水的黑手被手銬牢牢銬住,曾經風光無限的官員最終淪落為階下囚,大小貪官紛紛被斬下馬來,廣大民眾無不拍手叫好,貪官污吏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他們已為社會大環境所不融,成了黨和人民聯手打擊唾棄的對象。這種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提供舉報線索的民眾得以涌現,因為他們有了堅強有力的後盾,有了敢説敢講的底氣,有了實名舉報的動力。

  黨和政府的合理引導讓民眾反腐更現文明。通過公佈舉報電話、便民大廳、信訪事項網上受理辦理回復系列服務等引導措施,讓民眾的訴求、檢舉、揭發有了更為方便有效的途徑。群眾不用再在當地政府各部門跑斷了腿,也不用自帶乾糧開始茫茫陳情路。既不影響政府機關正常工作和社會生活正常秩序,又減少了舉報者的身心勞頓,有了更多精力來舉證和説明,最後讓舉報的職務犯罪的官員得以落網,得到嚴懲。

  自身文化素質和法治意識的增強讓民眾反腐更趨理性。網路的發展日新月異,不可否認,網路舉報已經成為民眾參與反腐敗的有力平臺。自媒體時代不聲不響的到來,影響了一代人的表達方式。文化素質的提高,讓很多民眾選擇了通過網路媒體發出自己對貪官們的舉報之聲。十八大以來,依法治國觀念深入人心,民眾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成為必然趨勢,在網路平臺上,通過合理、合法、合規的方式舉報貪腐已經不再是新鮮事。不是有數不清的大小職務犯罪的官員都被網路舉報曝光,紀委介入調查,及時查證確實後收到黨紀政紀嚴處,甚至移送法辦。

  俗話説: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反腐敗鬥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們黨和國家在持續抓好抓牢抓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同時,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特別是帶領人民群眾共同營造“天適地利人和”反腐氛圍,以強有力地攻勢剝腐之皮,削貪之骨,在不斷治標的基礎上為逐步實現治本增添人氣、凝聚力量。我們在聲勢浩大的反腐浪潮中看到了愈來愈多的廣大民眾參與反腐的身影,這實乃黨和國家之幸,民族之福。我們將更有決心今日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穩步推進社會各項改革發展,明日定實現國家興旺發達和人民幸福生活。(台灣網網友:李琴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