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回歸倒推語文教學的變革

時間:2014-11-04 15:52   來源:台灣網

  “在新修訂的初中語文教材中,國學篇目所佔比重約增至%。”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在亞洲教育論壇年會上向記者透露,該社出版的中小學語文教材將發生變化,新修訂的初中語文教材已送教育部審批,如獲通過,這批教材將於明年月開學進入學校課堂。(《京華時報》)

  除了語文版的語文教材,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也將提高古典詩詞比重。可見,當前語文教材是在有意識地增加國學內容,以此引導學生銘記傳統文化、創新傳統文化。語文教材增加國學比重這一改革方向,不僅消除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去中國化”的擔憂,也能使語文教材回歸傳統,真正承擔起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使命。

  然而,國學比重的增加,是否也會導致中學生對語文學習擔憂的增加?中學生“一怕寫作文,二怕周樹人,三怕文言文”的説法並非空穴來風,作文、周樹人、文言文這三者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又是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弱點和缺陷。如今語文教材中國學比重進一步增加,考驗的不僅僅是學生,還有語文教師。如何適應新的語文教學形式,既消除學生關於古文學習的擔憂,又解決教師這方面教學中的不足,這是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

  國學知識回歸語文教材是好事,但這件好事如何落實的好卻要另當別話。語文教材中國學比重的增加,如果中學生也能如語文教育專家一般興高采烈,那才意味著國學知識的回歸是沒有任何排除的回歸。否則,語文教材改革的方向雖是對的,但卻只是在增加語文學習的難度和枯燥性,這自然不是語文教學應有的目標。對學生而言,克服其對學習古文的恐懼便顯得尤為重要。而學生之所以會對古文産生恐懼,多半則是因為教師教育觀念上的問題。

  反思當前的古文教學,教師重字詞、重語法的教學模式依然橫行。拿到一篇優秀的古文作品,教師最先做的是讓學生畫出需要記背的字詞要點,並將這些字詞的講解作為古文教學的重點。學生缺少對古文的整體感知,缺少對作者寫作背景以及文中情感的理解和品析,自然會覺得學習古文就是背誦和記憶,除此以外再難以獲得任何美的享受和感悟,這就勢必會打擊學生學習古文興趣,從而造成對於古文恐懼的心態。

  國學要想真正走入課本,融入學生內心。在教材裏增加國學比重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初次以外,民眾更需關注的語文教學理念的更新問題。古文教學如果不能讓學生感受到快樂的和滿足,國學經典就會一直停留于學生的內心之外,既無法融入學生的知識和理解中去,更無法根植于其基因之中。

  增加語文教材中國學比重的做法值得讚揚,但如果認為這樣就完成了國學教育的目的,顯然是大錯特錯了。當前語文教學的病症不止在於脫離國學,更在於教學理念上的梗塞。只有打通了語文教學理念所積結的問題,變革傳統的古文教學模式,讓學生盡情感受古文之美,體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樣一來,語文課才會真正活起來。(台灣網網友:王瑤)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