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去中國化”

時間:2014-09-19 16:25   來源:台灣網

  9月9日,教師節前夕,習近平來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教師學生,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節日敬禮和祝賀。此行主席在北師大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

  寥寥數語如巨石入湖,激起的漣漪與波浪,發人深省。

  習近平對傳統文化非常喜愛。眾所週知,在習近平講話中,古語詩詞,常常是信手拈來,可見其國學底蘊。正因如此,習近平講話本身就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渠道。有國外記者説,中國經常覺得自己遭到誤讀。如果更多領導人以習近平為榜樣,或許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外國記者更好地了解中國,至少能讓他們更好地掌握中文。

  中國最為文明古國,五千年積澱下來的傳統精髓博大精深。曾幾何時,寫一手漂亮漢字,朗誦一首古詩詞便受人敬仰。隨著時代發展,並軌國際,傳統文化逐漸被多元化的資訊沖淡稀釋,時至今日,我們漸漸發現,自己提筆寫字的機會是越來越少了,“提筆忘字”的情況屢見發生。當不少人寫不出“尷尬”二字時,中國人的漢字書寫能力正餓遭遇前所未有的尷尬境地。“噴嚏、饕餮、羸弱、逶迤、沆瀣一氣……”對這些常用詞,很多人表示都見過,可怎麼讀兵不知曉,更不用説正確書寫了。《中國青年報》在近日的一項調查中顯示,有大多數人(74.2%)表示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手寫機會不多。我們已到了提筆忘字的時代。有媒體甚至刊文指出,“中國人已經不會寫中國字了。”

  我們在融入國際借鑒世界文明的同時,進入了“去中國化”的誤區。習近平就曾表示“在文明問題上,生搬硬套、削足適履不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

  可見,習近平之所以反對“去中國化”,乃是出於治國之道的考慮:傳統文化要成為治國理政的政治資源。這關涉的乃是“道”的選擇,而非僅僅是“術”的運用。一國的政治文明的成熟,固然需要吸收借鑒其他國家的優秀成果,但根本還是要把這棵大樹栽培在本國歷史的土壤之上。這不僅僅是出於“歷史的慣性”的考慮,更是政治的智慧。每個文明都有自己內在的肌理,強行打亂這些理路,只會造成血脈的閉塞、身體的萎痹。

  習近平所不贊成的,是一些人不分青紅皂白反傳統的態度。不言而喻,傳統文化的確有糟粕。但一顆果實壞掉了,不代表這棵樹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或許,這棵樹上其他枝頭的果實,正能一解我們現代化進程中精神饑渴。英國歷史學家李約瑟,在浩如煙海的中國歷史中穿梭前行時,曾説:“一個多麼光彩奪目的寶庫逐漸打開了!我的一些老一代漢學家朋友曾經認為,我們必定一無所獲,但他們完全錯了。”傳統的精華不是太少,而是我們發現的太少。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發掘歷史活源,這正是我們這一代人需要努力的。事實上,將傳統文化吸收為執政黨的執政資源,業已成為中央的共識。譬如,劉雲山7月出訪時,參加了主題為“歐洲學者眼中的中國共産黨”研討會,他説:“我們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際上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中西之間固然需要文明互鑒,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傳統文化也需兩好合一,用一盞燈點燃另一盞燈。這正是習近平“很不贊成”的深意所在。

  歷史的巨輪依然滾滾前行,傳統文化乃立國之根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就因該是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中國要發展,要更新,要更強大,需要在固國之根本的前提下學習世界文化,並非買櫝還珠“去中國化”,否則今日主席之悲哀將成為明日國家乃至世界之悲哀。(台灣網網友:陽光下的朵朵)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