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青少年“網戀之患” 不如學學大禹治水

時間:2014-06-26 16:18   來源:台灣網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19日訊 18日上午,成都未成年女孩小美(化名)坐上了由成都發往天津的K546次列車,此次行程是為到天津會見網友。不過,小美上車後,其家人便向鐵路公安報了警,並最終在廣元將其勸下。

  不可否認,通過網路這個紅娘牽線,有的人喜結連理,牽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網路為交友開闢了一條新的路徑,充當了生活圈子狹窄的男女或是內向男女相識相知相戀的一種媒介。但是筆者去百度網戀新聞時,其負面新聞更是鋪天蓋地。以詐騙為主,虛擬的深情假意為輔,騙財騙色的。更有甚者,誘其傳銷、吸毒、賣腎,從此人生被烙上了“悲劇”的印記。幸而的是這次的小美在鐵路部門的幫助下安全返家,並未釀就悲劇。

  網戀對青少年的風險高於其他人群,因為少男少女缺乏辨別能力,社會經驗不足,可能會被那些懷有惡毒目的的人騙色。而且哪怕是維持柏拉圖式的精神網戀,也會耗時間、磨精力,無法兼顧學業。同時過度興奮、注意力集中,熱衷於虛擬的戀情,迷戀于唧唧我我,避于家人朋友等現實中的人際交往,也會導致從網路走向現實時的各種不適,嚴重者造成人際關係障礙抑或抑鬱症。

  因此規避青少年網戀是刻不容緩的,筆者愚見,家長與學校最好學習大禹治水——“導之於海”永遠比“堵之於山”更有效。如果一味靠懲罰來震懾青少年網戀者,只會“激勵”出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越發反其道而行之。因此要想治理青少年“網戀洪水”,必得從源頭上疏導,才是治標治本之策。而網戀的成因無非就是精神空虛所致。家長、學校勤與青少年溝通,給予青少年充分的愛與精神關懷;積極培養青少年興趣愛好,將青少年的求知欲引向正確的軌道;多在業餘組織青少年集體活動,種種充實精神世界之舉都是疏水之良方。如此而來,也不至於再使青少年溺于“網路愛河”之中。(台灣網網友:黃潔福)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