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先改簽後退票”逼退國民素質

時間:2014-05-27 09:43   來源:台灣網

  近日,微信上盛傳這樣一個帖子:火車票退票,高價火車票先改簽成低價火車票,然後再辦理退票手續,這樣就能夠少扣退票手續費。而且,如果將改簽時間後延,也能有效規避先前實行的階梯退票費的問題。(南海網 5月26日)

  在“法無禁止即可行”這句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制度的面前,“智慧”的人們不乏應對之法。但是,打便民政策的擦邊球真的是“智慧”的嗎?我看不是。可能大家知道,去年鐵路部門出臺了新型退票新規:48小時外的,收取5%手續費,48至24小時內的,收取10%的手續費,開車前24小時內退票將收取票價20%的退票費,意在充分調度運力資源,引導旅客增強購票計劃性,方便更多旅客購票出行。

  面對新政策,先改簽後退票的確是逃避鐵路新政策的好辦法,能讓人省下不少錢,但是在筆者看來,這並不是一種“智慧”,更多的是讓人感受到一種國民素質在下降的擔憂。對於一項想為民造福的政策,人民不是在努力維護政策,而是想盡辦法鑽政策的空子,佔政策的便宜。就像限房政策在一些地區出臺後仍然有不少人喜歡找所謂的出路來規避多套房限購的“紅線”,為了躲過大平方的房子需要高額的稅收想盡辦法來“逃避規則”。

  在中國某個大城市曾經發生過的一件事情:美國一家公司到中國推銷洗衣粉,並且承諾使用感覺不適就可以無條件退貨,這時這座城市的各地老百姓蜂涌而至,過了幾天這家店門口就排起了退貨的長隊,接著更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剛退貨的“大伯大媽”們又跑到櫃檯前買洗衣粉!筆者不禁納悶:如果覺得使用不適退了就好了,為何又去買呢?後來才知道,這是大媽大伯們享用免費洗衣粉的秘訣,這樣幾次後那家美國企業再也吃不消這個思路了便取消了這項在美國實行的推銷政策,改為在中國實行另一套標準。如此“智慧”,危害最終反饋到自己身上。

  打便民政策的擦邊球,鑽制度空子佔便宜的做法不僅是愚蠢的行為,也不宜大肆渲染,當然,若是為了讓政策更加完善去思考哪會出現打擦邊球情況,想必所有人都會非常支援。

  先改簽後退票是便民措施中的一個漏洞,建議鐵路部門應當積極聽取大家的意見,積極應對,拒絕簡單的期盼所有的人都能遵守規則的心態,以免讓一件原本為民眾帶來福利的政策讓人打了擦邊球,成為別人鑽空子的“後門”。(台灣網網友:黃又佳)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