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背影》跟今日“交規”怎能同日而語

時間:2014-05-21 16:31   來源:台灣網

  近日,語文教材中被奉為“經典之作”的散文《背影》引起熱議,源於一篇被廣泛轉載的文章——“朱自清《背影》因違反交規被逐出教材”,隨後這一報道被指為誤傳,僅是一位教授的“一家之言”。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向人教社求證,相關負責人表示確為誤傳,出版社並不會因為“違反交規”這一點去刪除一篇經典之作。(5月20日《北京青年報》)

  當“朱自清《背影》因違反交規被逐出教材”一文出現後,不少網友嘆惜因為“父親”當年這個“違反交規”的行為,朱自清的《背影》攤上事了。確實如此,昔日的《背影》裏的“父親”大概永遠都想不到,當他蹣跚地穿過鐵道、爬上月臺,竟會違反現在的《交規》,而我們的文學大家朱自清怎麼也不會想到他的著作也得為此埋單,説來也確實滑稽。好在很快被證明是誤傳,要不然真就成了一大笑話故事了。

  顯然,《背影》源於其內涵,即父愛如山的那種烘托,暗含天下父母對子女的愛護之深,而這任何時代都是一種人性的正能量,對於依舊未諳世事的中小學生而言,這確是一篇洋溢著正能量的好文,而且其文學內涵也頗為深厚,是學習創作的典範。

  而説起其中細節存在“違反交規”一説,顯然沒有認清情形。跟現在相比,當時那個年的法律尚不健全,“交規”更是很難成形,所以對於“穿鐵道,爬月臺”這一行為很難説它是違反交規。

  再者,當年的鐵路發展尚未成熟,火車的時速自然較低,而如今鐵路發展迅猛,按照這一節奏,全面迎接高鐵時代已經不再話下,在這種情形下,火車時速比以往顯然高出數倍,若是再做出類似的行為,那就是愚蠢至極,更不為法律所允許。

  當然,或許會有人説,像這樣的行為出現在中小學生的讀本裏的話,容易形成錯誤引導。有這樣的安全意識,我們應該很是贊成,鐵路部門更是會對於這種間接的支援工作表示感謝,但如今鐵路規則制度並非一紙死文,而那些鐵路工作人員更不是吃幹飯的,如此危險的行為怎麼可能任其發生,相信對於這點安全防範力度,視安全如生命的鐵路還是不差的。

  人們總喜歡拿過去跟眼前對比,當然這也無可厚非,但必須將兩個時期的背景考慮在內,要不然就缺泛可比性,而此次深受熱議的《背影》“違反交規”事件便是如此,在不同的時代、法律成熟度以及鐵路發展狀況等背景下,昔日的人《背影》跟今日的“交規”顯然不在一條直線上,更不能同日而語。(台灣網網友:王正南)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