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愛崗敬業”綁架生命之痛

時間:2014-04-24 13:14   來源:台灣網

  一個月加班時間190個小時,中餐和晚飯時間平均不超過15分鐘。在連續一年的持續高強度加班後,33歲的衝模設計工程師劉先軍猝死在東莞市長安鎮的一個出租屋內,令人唏噓不已。而在製造業發達的珠三角地區,超時加班現象相當普遍,一些企業甚至以“加班文化”為企業文化,要求員工“愛崗敬業”。(4月20日《南方都市報》)

  眾所週知,中國號稱“世界工廠”,而這輝煌的名號背後折射的卻是高耗能、高污染、高勞動力與低附加值。在製造業發達的珠三角地區,每天有無數打工者忙碌在生産線上,而為了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綁架于“愛崗敬業”之上的“加班文化”也幾乎成了所有私營企業的共性。一個月加班時間190個小時,中餐和晚飯時間平均不超過15分鐘,生産線上的工人儼然已成為一個個會走路的機器,但機器也需維修、加油,工人的身體與心理壓力又有誰來關心?近兩年,富士康多次發生員工心理壓力大導致的跳樓自殺事件,但企業為了訂單,追求利潤、效率最大化,“加班文化”依然大行其道。

  如果説劉先軍猝死於超時工作,那麼昨天東莞一位計程車司機連續倒班24小時猝死無疑死於家庭壓力下沉重的賺錢責任。雖然説兩者本質上是不同的,但根源卻都是利益最大化的“加班文化”。加班文化嚴重違反了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剝奪了工人合法的業餘休息時間與身體健康,但“愛崗敬業”的紅花,加班費的誘惑,加之相關勞動監管部門對超時加班現象睜一眼閉一眼,即便處罰,也是力度不大,勞動者維權難,這些都是中國超時加班氾濫的原因。

  超時加班不光體現在勞動密集型産業上,社會競爭、同事競爭、部門任務、生活壓力下讓許多白領、金領和基層公務員也不由自主成為超時加班族。看看那些每天夾著公文包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你就知道趕時間的人有多少,所謂“時間就是金錢”,“努力才有回報”,“愛崗敬業才有機遇垂青”終究都是超時加班的各種漂亮理由與藉口。所謂“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但過勞猝死,同樣會將生命瞬間定格。

  誠然,工業文明已經讓整個世界成為一部為利而動的機器,物欲橫流之下,沒有誰可以獨善其身,所謂“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但一個真理卻不可忽視:人生有無數選項,只有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0,有了“1”你才可以後面添加無數個0,以實現無限大的生命價值,而如果一旦健康歸0,你的一切擁有都將歸零。

  生命不是可以重來的綵排,面對現實,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權衡取捨,當人人都能夠在金錢與健康面前做出理智的選擇,綁架于“愛崗敬業”之上的超時加班終將某一天獲得自由。社會是個大舞臺,人人都渴望在某一天成為新聞主角,但願每個人都不會成為過勞猝死新聞中的主角。(台灣網網友:劉立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