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加入快遞 機遇與挑戰並存

時間:2014-04-08 18:28   來源:環球時報

  1日起,中鐵快運將在北京、廣州、深圳、上海等20座城市陸續推出“當日達、次日達、次晨達”三項高鐵快遞業務。其中,“當日達”資費首重130元,續重25元/公斤。“次晨達”首重18元,續重11元/公斤。“次日達”資費首重17元,續重10元/公斤。(4月1日新京報)

  自“鐵總”成立以來,“鐵老大”的貨運改革頻出新招,鐵路部門再次推出高鐵快遞業務。高鐵快遞的開通,無疑為快遞行業增加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這種新的快遞競爭,有利於市場的多元化,既能健全物流體系,又能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

  然而高鐵快遞畢竟是一個新的快遞産品,它會對快遞業帶來怎樣的變化,還有待市場檢驗。高鐵加入快遞,可謂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高鐵快遞的推出,可以推動鐵路運輸組織由內部生産型向市場導向型轉變,並以此為突破口,推動鐵路運輸整體改革,加快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鐵路運輸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提高運輸品質和效益。而從鐵路盈利體制來看,鐵路是在用貨運效益來填補客運中的“公益效益”缺口。我們知道鐵路改革對於國民經濟的影響很大,可以説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特別是鐵路貨運的提價,哪怕是提高一分錢都會牽動著全國各行各業。高鐵快遞這次入局,短期內對市場衝擊較小,但對行業升級轉型,意義重大。它既能滿足鐵路自身效益的需求,又減輕了市場負擔。

  高鐵快運相對於其他快遞業務,具有受天氣影響小,成本均衡、運營穩定等諸多優勢。而且鐵路具有龐大的路網設施,通過將專線、支線連入幹線,就可以利用幹線鐵路的強大運送能力,再加上高鐵龐大的運量能力,實現快遞物流的穩定、長途的大型運送將不成問題。

  因此我們説,高鐵快遞在大宗物資和特種貨物運輸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於鐵路自身的特點,高鐵快遞的發展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一是要想滿足市場化的貨運需求,鐵路的資訊化系統必須時時跟上;二是目前的快遞百姓的反映是“天價”,運價能否做到隨行就市;三是在運輸的高峰期能否做到準點、即時追蹤等。

  高鐵快遞業務的推出,我們看到了鐵路融入市場的信心和決心,雖然現在還是試運營階段,但是我們期待鐵路與航空、汽車等快遞企業在服務、速度及便捷上形成的良性競爭,能夠讓百姓更加受益。(台灣網網友:尤雪玲)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