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長假難恢復”是罔顧民意

時間:2013-10-15 14:10   來源:台灣網

  近日,全國假日辦徵集法定節假日放假安排意見的調查正式結束,受假日辦委託,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對調查數據的分析整理工作已經開始。該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表示,針對民眾反映的長假不調休的問題是可能實現的,但調整黃金周的可能性不大。(10月15日《京華時報》)

  恢復五一黃金周,是此次調查中網友呼聲最高的建議,但是專家聲稱,調整黃金周的可能性不大,這豈不是罔顧民意?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已高呼,為啥不應?眾所週知,黃金周已經成為國民剛性出遊需求的必備保障,也是國家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的一大利器。恢復五一黃金周成為眾望所歸,專家為啥要冒天下之大不韙,信口開河説出“五一長假難恢復”的陳詞濫調?

  之所以聲稱五一長假難恢復,專家當然有專家的理由:比如,説此次網路調查分析並不是假日改革的法定程式,以往要想調整黃金周都需要國家做出非常嚴謹的調研才能決定,調查手段要豐富,樣本量要足夠大,抽樣調查人群必須合理等。但是請問:一者,即便這個理由成立,難道不可以立即啟動假日改革的法定程式?難道不可以繼續進行非常嚴謹的調研?二者,莫非這次的網路調查只是表明一種“我們知道了”的姿態,至於“我們做不做”與調查無關?

  恢復五一長假到底有多難?一來,我們不是實行過五一長假嗎?恢復五一長假,天肯定塌不下來。二來,我們已經積累了實行五一長假的經驗和教訓,完全可以把恢復後的五一長假甚至所有長假安排得更科學、更合理。三來,既然恢復五一長假的可能性不大,為何要勞民傷財、勞心費神地來搞這次網路調查分析,難道是有些人拿了納稅人的錢吃飽了沒事幹、撐得慌?

  恢復五一長假,不是沒有可能的問題,而是應該加快實施步伐的問題。近年來,有些專家總愛信口雌黃,所以被很多人封為“磚家”。要知道,專家的話是很權威、很有説服力的,既可以左右決策者作出決策,又可以引領民意風向,因此專家必須知道自己説話的分量,在對包括長假在內的重大問題發表觀點時切不可隨口胡來!(台灣網網友 毛開雲)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