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曙光,卿本佳人奈何做賊?

時間:2013-09-11 10:11   來源:台灣網

  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副總工程師張曙光,涉嫌受賄一案上午9點半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檢方指控,張曙光共獲贓款折合人民幣4755萬餘元。張曙光當庭認罪,對指控沒有疑義。(9月10日 人民網)

  眼前的張曙光,猶如重病纏身的垂暮老人:臉色灰暗,頭髮花白,眼睛早已渾濁不堪。而在2011年以前照片中的張曙光,則是另外一番景象:英氣逼人、氣場充沛,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眼神中那份自信和睿智的交織,儼然是風度翩翩的美男子。但就在兩年功夫,讓這位曾經高鐵事業的領軍人物,完成從雲到泥的人生直線大墜變。

  看著新聞照片裏形容枯槁的張曙光,筆者心中第一個念頭就是“卿本佳人,奈何做賊”?從張曙光的履歷表來看,他應該是恢復高考之後的首批“拓荒者”。那個年代的人們似乎更有種用知識改變命運的使命感,他們也是用實力、拼搏,來和當時並不富裕的祖國一起,完成人生到事業的雙向昇華。就張曙光本人發展軌跡來看,既有基層摸爬滾打的歷練,也有高科技攻關的手筆。就這樣一個精英中的戰鬥機,最終卻被糖衣炮彈轟下了天空,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腐敗官員通常都有致命的毛病,就是在關鍵崗位上不具備“自我隔離”的能力。在中國進行高鐵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作為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的張曙光,首先就來了個“近水樓臺先得月”,利用手上高鐵引進談判和建設的權力,大肆進行權錢交易。小到一萬美元,大到一千八百萬元人民幣,大小通吃的他幾乎就是欲壑難填。更難堪的是他不僅受賄,還主動索賄。這種醜惡嘴臉,只能用腐蝕到骨子裏來形容其齷齪。

  聯想到前些日子的中石油腐敗窩案,被拉下馬的也都是企業的中堅力量,他們所涉事管轄業務都是最核心且盈利能力最強的“勘探和開發”部分,這也和張曙光腐敗領域有著相似性。一般來説企業的核心關鍵位置的坐鎮者,無不是具有資歷和實力上的豐厚話語權,這也得益於祖國對他們的長期培養。然而讓人們心痛無比的是,我們原本期望能造福百姓的“領路人”,最終下場竟然是站在人民對立面的敗家子。這種人才腐敗,也將嚴重的削弱企業發展的連續性。

  絕對的權力的,導致絕對的腐敗。權力需要關進牢籠中,不能讓它窺見絲毫利益,否則就成了嗜血的餓狼。中央最近反腐敗力度可謂犁庭掃穴,不僅端窩了中石油的群鼠,還建立了中紀委門戶網站,以拓寬各種舉報、監督的渠道。建立“不敢腐、不能腐”的良好氛圍,才可以讓這些國家建設的棟樑之才,不受外界誘惑和干擾,真正的發揮自己所學所長。這樣不僅造福百姓,還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體面,何樂不為?(台灣網網友 謝偉鋒)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