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在行動 文明記心中

時間:2013-08-22 10:54   來源:台灣網

  旅遊中的不文明,其實都來自於生活中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十字路口眾人成群結隊地闖紅燈、半開的車窗裏隨手扔出塑膠袋和煙盒、博物館裏旁若無人地大聲喧嘩……。(8月21日 中國廣播網)

  旅遊中的不文明習慣好像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筆者不知道其他國家的遊客中是不是也有這些不文明的行為,但在中國內地各旅遊景點,不文明現象已經是司空見慣。儘管大家心裏也反感不文明的行為,但在不知不覺中,自己也加入發不文明遊客的行列。特別是從眾心裏使一些原本還有一點自覺性的遊客也把不文明變成了習慣。如何糾正旅遊中的不文明行為,筆者認為應該從下面幾方面入手:

  一是從自我入手。將文明旅遊牢牢記在心中,從我做起,從這一刻開始。遊客自覺是文明旅遊的最好方式。作為一名遊客,要把自己當成景區景物的欣賞者而非破壞者;將自己融入景區景物,而非創造景區景物;將自己當作景區景點的文明使者,而非景區景點不文明的製造者。這些説起容易做起難,需要每一位遊客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在準備出去旅遊前,請查詢好當地的風俗習慣,自覺遵守別人的習俗,在景區景點不亂丟垃圾、不大聲喧嘩、不亂爬亂畫、不隨地吐痰、不隨便吸煙、不踐踏草地等等行為規範都要從自身做起,能夠嚴格自律並監督勸阻其他人的不文明行為,特別是在走出國門去旅遊時,請始終不要忘記你是一名中國人,你出去代表的是中國人的臉面,千萬不要把中國人的臉面讓你一個人給丟光了。

  二是從旅行社入手。將文明旅遊納入旅遊合同之中進行廣泛宣傳和嚴格執行。2013年10月1日將要施行《旅遊法》,對規範旅遊市場和旅遊行為進行了規範,旅行社可以以此為契機,在旅遊合同中加入文明旅遊的條款,讓旅遊交納保證金,在旅遊途中只要不違反相關規定,旅遊結束全部退回保證金,對旅遊途中不聽勸阻的,一律扣除保證金,從源頭上對不文明行為進行管理。開始會出現不良反映,但時間長了就會習慣成自然了。最好將文明旅遊制定成小冊子,在旅遊前發放到每一位遊客手中,讓遊客知曉各種規定和需要注意的禮儀事項,以防遊客在不知不覺中犯了錯誤,做出不文明之事。

  三是從國家制度入手。對不文明行為進行規範和加大處罰。對不文明形象進行零容忍。發觀一起處理一起,加強義務文明監督員制度。加強對不文明行為的處罰力度,特別是對旅遊景區的文明執法力度要更大更強,以嚴格的處罰來規範群眾的自覺。對出國旅遊不文明現象要由旅行社進行舉報,不但在國外被查被罰,回國還要遭到處罰和全國通報。因為對一些已惡習難改的人來説,你想讓他們自覺遵守,文明出行那是比登天還難。

  嚴刑峻法方能構建文明之風,通過長時期的以罰代管來養成民眾的自覺性才是根治不文明旅遊的最佳手段。才能徹底根治不文明旅遊的陋習。(台灣網網友 圖八木)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