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災,我們不當謠言的二傳手

時間:2013-04-24 10:57   來源:台灣網

  雅安地震重災區寶興縣的靈關鎮中壩村近百名村民集體向記者反映情況,希望幫助澄清媒體近日一則“中壩村村民地震期間大吃大喝”的不實報道。地震發生當天,村里正好有一戶人家在辦喬遷新居的宴席,受災後,那戶人家將準備用作宴席的豬肉分給本村村民,幫助村民自救。微博以及新聞報道作者未經核實,只看到家家戶戶在吃肉,就播發了不實消息,顛倒了中壩村全村村民積極災後自救的根本事實。 (4月23日《人民網》)

  要説這條報道是謠言吧,好像有點過頭。因為這是記者採訪拍攝到的畫面,畫面是真實的,看到的現場也是真實的,正可謂是“有圖有真相”。但是,這是一個“有圖也未必有真相”的時代,這種現象的出現,就是把災區新聞當賣點的體現。要説它不是謠言吧,好像也是説不過去的,這畢竟和事實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救災人員全力救助,在各類媒體加油鼓勁的時候,這條新聞的出籠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心態呢?是找毛病,還是看笑話?

  僅僅是因為採訪不深入,有個別的出入也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新聞是個速成品,有些瑕疵,在所難免。可笑的是,把人家的“豬肉互救”演繹成“大魚大肉”,就難以原諒了。在任何公眾事件發生的時候,輿論監督的介入都會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但這要有一個基礎,就是真實。如果僅僅為了搶新聞,為了找賣點,出現了這樣的紕漏的話,受傷的就不僅僅是當事人,還有我們社會的肌體。

  在搶險救災的重要關口,更加需要一個好的輿論環境。無論是網路,還是紙媒,無論是微博,還是部落格,都應該承擔起社會責任,做到幫忙不添亂。而,就在這幾天關於地震災區的謠言卻是漫天飛舞。最為可笑的就是“紅會的1000頂帳篷1000多萬元”的資訊,細心的人都可以發現,這條資訊是汶川地震時流傳開的,而且當時就被證實為假新聞,而這幾天卻在微博和QQ群裏廣為傳播。還有很多類似于“災民無水可喝”、“災民廣場露天休息”、“部隊為啥不空投食品”的資訊在傳播,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我們的各級部門、眾多群眾都在為救助我們的同胞而努力,有人還犧牲在救災的路上,這些都是我們看得到的真實。即使,還有不足的地方,那也是客觀原因造成的,比如道路擁堵,比如山體滑坡,比如次生災害,但是,我們一直在努力。而很多資訊的傳播,卻給我們的搶險救災注入了負能量。

  普通民眾誰也沒有一雙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對一些資訊沒有辨別的能力,但是我們最起碼可以做到不以訛傳訛,不成為別有用心人的“二傳手”,不成為某些人的槍炮。在沒有確定信心可靠性的基礎上,不參與,不議論,不傳播。尤其是媒體人,更應該把好關口。正如“總書記打的問民生”的新聞一樣,沒有正規媒體的參與,不會傳播的如此廣泛。

  關注災區,關心同胞,我們都要在行動。我們不能到達一線去貢獻力量,可是我們也能為抗震救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讓我們從不傳謠、不信謠開始吧!(台灣網網友 郭元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