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國如烹小鮮”透露出的從容與堅定

時間:2013-03-21 13:59   來源:台灣網

  國家主席習近平19號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了金磚國家媒體的聯合採訪,習近平説,領導者要深入了解國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絲毫不敢懈怠,絲毫不敢馬虎,必須夙夜在公、勤勉工作。(3月20日 中國網)

  從“治大國如烹小鮮”的話語中不難看出,對於在新時期的中國發展進程中透露的從容和堅定,當然我們並不希望豪言壯語永遠只是豪言壯語,首先需要讓我們看到希望,成為中國夢的真正受益者。習近平主席的話給我們一個最為簡單而樸實的道理,對於治理大國真的應該像烹小鮮那樣從容不迫,正如在真正的烹飪中,烹小鮮需要對火候、味道做精細掌控,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錯過良機,需要張弛有度進行安排。這樣的表態讓我們看到了改革的希望,而改革過程中是要講究策略和成果,更讓我們隱約感覺到現實的有力正在悄然逼近。

  這句來自於道家創始人老子的思想的句子,從表面上顯得“無為之治”,但細細思考卻遠非如此簡單。老子為什麼要用“烹小鮮”來比喻治大國,為什麼不説成“治大國若吟小詩”,“治大國若哼小曲”或“治大國若算小題”呢,因為那些都是在説,只有“烹”才是去做。一個“烹”字,體現出治國者一種親歷親為的積極態度,一種參與其中的樂趣以及一種成功後的享受,況且,這一過程又是那樣的簡單、輕鬆。烹小鮮乃是一種積極的進取,深刻掌握到治理國家的道理:簡單卻時刻含著道理,進取卻遠非激進。這樣的治國之道從老子延續下來,放置在中國現實的語境中仍舊適用。

  其實,老子的哲學不僅中國引用。在1987年,時任美國總統的裏根在當年的國情咨文中也作了引用。“治大國若烹小鮮”成為現代政治哲學的原則即,若要將一個國家治理成一個偉大的國家,那麼,所制定的憲法及相應的框架結構應該是簡單的,由憲法及一系列法律而設計出來的一套政治體制也應該是簡單的,由這一套政治體制而産生的管理國家的手段也應該是簡單的,簡單得像烹制一道鮮美可口的佳肴那樣輕鬆、那樣從容。這樣的承諾和態度只是讓我們似乎看到了更加光明的前途,而需要更加貼切的方略。

  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對於任何一屆政府領導人的話語,這是我們應該秉承的態度。“治大國如烹小鮮”儘管是淡淡談及,但卻透露著領導人的從容心態和堅定信心。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便沒有這樣的承諾,我們希望這樣的資訊指向中國光明的未來,實現中國夢,也成就每個人的夢。如此,也就是對於“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最好詮釋,也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台灣網網友 王傳言)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