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句心裏話”就是兩會好聲音

時間:2013-03-05 13:40   來源:台灣網

  記者追問全國政協委員、CCTV主持人崔永元:“你對中國國産奶粉有信心嗎?”小崔直截了當地説:“當然沒信心啦。”記者問:“不是説中國內地奶粉99%是合格的嗎?”小崔説:“我哪知道1%在哪呀?”另外,崔永元還説,我們不能把焦點放到香港不讓帶奶粉上,而要分析我們民眾為什麼非要到香港去買奶粉。 (3月4日 《中國網》)

  崔永元這樣的觀點就是在“説句心裏話”。作為一個名氣很大的公眾人物,他敢於“説句心裏話”,願意“説句心裏話”,是一種擔當,更是對委員身份的最好註釋。

  從工商總局局長對問題食品的落淚,到鞏漢林的希望農民工都過上和他一樣的生活;從關注霧霾,到質問環保;從吐槽衛生體制到百姓看病感受;從追問裸官數字到反腐建議;從房價調控到土地買賣;從教育投資到學校佈局;從分配不公到百姓漲薪……無論是官員代表,還是百姓委員,我們在這次的兩會上聽到了更多好聲音。這些好聲音之所以好,好就好在大家都願意“説句心裏話”。

  什麼是心裏話?心裏話就是自己心裏想説的話,把想説的話説出來,這就是最美的聲音。無論你的想法成不成熟,語言優不優美,句子通不通順,就算你是表達能力不強,磕磕巴巴説出的建議、意見,只要是心裏真正的聲音,這都是美好的。這都是為了我們的祖國前行,這都是為了我們的民族闊步,這都是因為我們深深愛著自己的國家的表現。有了“説句心裏話”的真實表達,才會更加給力我們的美麗中國。

  兩會年年開,年年開兩會。開兩會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簡單的無需回答,那就是廣泛徵集民意,吸納民意,用民意的力量,描繪我們發展的藍圖。在這樣的兩會上,就是要聽到“刺耳的聲音”,這和良藥苦口利於病有著同樣的真諦。在兩會上,我們就要用新的作風,新的態度,新的擔當,為我們的前行諫言,而只有真實的表達,才能給我們黨中央、國務院制定政策時提供更多的依據。有了真實話語、真實表達作為基礎的執政政策,才會更落地、更民間,也會更和諧、更有奔頭。

  我們每一位代表、委員都要懂得自己擔子的重量,每一個代表、委員的背後都是百姓殷切期盼的目光。在發展前行的路上,總會有著這樣那樣的困難,更會出現這樣那樣的詬病,這都沒什麼,這是社會前行所必須經歷的。我們在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上都願意“説句心裏話”,就能把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一一掃除。

  讓“説句心裏話”成為兩會最美好聲音。這是民眾的期盼,更是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 (台灣網網友 郭元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