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替代不了趙本山、洋人替代不了華人

時間:2013-02-12 20:33   來源:台灣網

  關於郭德綱首次亮相春晚能否替代告別春晚的趙本山的議論引起公眾的極大興趣,我想答案可能是一致而肯定的,那就是郭德綱代替不了趙本山,而且今年亮相的純洋人味的表演也代替不了華人的表演。
        
  春節晚會在中國舉辦30年來,不但受到國內公眾的青睞,也受到全世界所有華人的關注,甚至受到外國公眾的關注,就是因為一年一度的春節晚能像一道豐盛的宴席把中華的文藝文化國粹奉獻給各類觀眾。
        
  春晚通過選拔審驗把各類藝術素材門類和人才推上舞臺,展示給觀眾,迎合了不同需求觀眾的欣賞要求,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公眾喜歡的明星。趙本山就是從東北農村脫穎而出的土生土長的受公眾熱捧的小品演員,他那些來自於基層大眾化的精彩小品,通過小人物的生活中的瑣事和經過加工後的詼諧幽默東北地道味道的表演,贏得了公眾的認可,雖然有人認為俗了一點,但俗的符合現實特徵,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符合公眾的胃口,這種俗就是公眾能夠接受與認可的本山小品藝術。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通過提煉又高於生活正是這些藝術家的創造。他們既能反映出社會發展的現實,也能反映普通人的思想演變過程,同時又折射出大的路線政策動向,就是成功的創作。生活小事都帶有俗的一面,但通過俗的演變演化最後出現質的飛躍,達到很高的精神境界,這就是平民藝術,中國的百姓大部分屬於平民,他們也需要來源於他們中間表達抒發他們的平民藝術。一些小品演員也就成為他們喜歡的平民演員。
    
    趙本山就屬於百姓喜歡的那種平民演員,他有著豐富的農村生活閱歷和素材,才能演出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形象,加上地道的二人轉味道,正是觀眾的喜歡所在。郭德綱和他的出身閱歷不同,表演的門類也不同,所以可以肯定根本代替比了趙本山,也取代不了趙本山在公眾中的印象與形象。
 
  郭德綱在相聲界有很高的藝術造詣,有深厚的藝術功底,他只能成為公眾喜歡的相聲演員,而不是一位趙本山式的小品演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各種藝術派別、門類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拔尖領軍人物,他們也是誰也替代不了誰。藝術百花爭艷,觀眾也口味不盡相同,所以春晚就要爭取百花齊放,把各種藝術門類儘量選進來以飽公眾眼福,儘量滿足各類人群各年齡層次公眾的需要。
        
  中華傳統文化藝術源遠流長,中華大地藏龍臥虎,各類人才濟濟。雷人絕活比比皆是,我們的春晚就應該讓這些凡人絕活有一個展示的機會,把那些千篇一律的通俗演唱留給音樂大賽或者演唱會,春節適當來一些類別不同的歌唱家就可以滿足公眾的要求了。相信來自各地的民間絕活一定會贏的公眾的掌聲,也會帶來真正的春晚情結和高的收視率。
  
  春晚現場出現了打瞌睡的女觀眾,是對我們春晚節目的最好品評和譏諷。收視率大幅降低和公眾的提前退場不願觀看都説明瞭春晚越來越沒有春晚的吸引眼球的味道。這並不是沒有了趙本山和黃宏等明星的原因,而是節目越來越遠離觀眾,遠離現實、遠離生活,不符合觀眾的口味。
  
  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藝術種類節目那麼多,民間的能人絕活那麼多就是沒機會擠進春晚,語言類節目最受歡迎又最有抒發和歌頌社會宣傳社會的明顯特徵,郭德綱的相聲鞭撻浪費敗家子現實,大受公眾褒獎,很有現實社會意義。潘長江、蔡明的小品也很好地反映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社區絕活的小品也大受歡迎,因為他們貼近百姓,貼近生活,所以春晚就需要增加這些節目類的分量。相聲、小品表現力強,反映直觀,又受觀眾歡迎。排演經費又低,大型歌舞、歌伴舞花費太大,不符合中央節約辦春晚的精神,宣傳和收看效果又遠不如語言類節目,所以要適當減少。
        
  國內人才濟濟,絕活藏龍臥虎,要挖掘這些文明古老的中華藝術,要不斷推薦有絕活的新人走進春晚,發現和培養更多的新星,外國洋人們的舞蹈、歌唱就留給訪華演出和友好交流吧,中國藝術家都擠不進去的春晚外國人最好免了吧。 (台灣網網友:宋九成)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