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表示,教育部將對各省份的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進行排名,並且會對各省份的學生體質健康情況予以公示。不僅如此,省裏會對市裏測試情況進行抽查,市裏對縣裏情況進行抽查,以此類推。(12月2日 《新京報》)
近段時期,一些大學、中學運動會相繼取消中長跑項目,廣東、上海、湖北等地10日內發生3起學生長跑猝死事件,學生體質下滑的不爭事實,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和反思。在這一背景下,教育部擬對各省學生體質排名並予以公示,意圖柔性“倒逼”地方政府、教育部門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努力提高孩子們的身體素質。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對學生體質排名這項政策,從一開始就註定陷入尷尬境地。一方面,如果缺乏配套獎懲機制,單純的排名只能徒具觀賞價值。在這方面我們不乏前車之鑒。今年是浙江連續第三年公開高校新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溫州市從2009年的倒數第一,到今年的倒數第二,絲毫看不出“知恥而後勇”的意思。其中,耐力指標更是連續三年倒數第一,大有甘於落後的架勢。搞排名無非是為了“激勵先進,鞭策後進”,倘若當事者熟視無睹,無動於衷,這樣的排名又有什麼意義?
另一方面,據此對教育部門和學校獎優懲劣,又難以厘清權責,很不現實。學生體質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部門、學校、家長和社會都有責任。一個地方學生體質排名靠後,很難説當地政府官員、教育部門該承擔多大責任。此前,昆明規定學生體質3年連續下降將問責當地教育局長就曾引發質疑。不是輿論在“同情”教育局長,而在於學生體質弱不能全怪教育局長,這種“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的問責,不僅有失公允,也無助於解決問題。
增強學生體質是一項系統工程,對學生體質排名無異於本末倒置。不去改變應試教育的大環境,圍繞結果排名只是些花拳繡腿,隔靴搔癢。我們真正應關心的是導致學生體質下滑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採取對策。
首先,改變評價機制,引導全社會重視體育鍛鍊。“看不清,跑不動”的孩子越來越多,主要癥結在於唯成績至上的評價機制,導致社會和學校存在重智育、輕體育的傾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整體超編一百多萬,但體育教師缺編三十多萬,就是有力證明。在學校,體育課被嚴重“邊緣化”,回到家裏,父母包辦一切家務,孩子“一心讀聖賢書”,運動從何談起?必須通過改變“以成績論英雄”的評價機制,促使學校開足體育課程,提升學校體育的品質;同時也讓父母走出誤區,有意識引導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和體育鍛鍊,在享受運動之趣和生活之美的同時,提升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
其次,健全運動資源,讓學生有地方鍛鍊身體。《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行為調查》顯示,我國60%以上學生的居住環境不具備體育運動條件。學校操場拒絕對外開放,青少年中心擠滿了培訓班,社區花園還要與大爺大媽們爭地盤,“到哪去運動”,已經成為困擾家長和孩子們的一大難題。增強學生體質不僅是一項教育工程,更是一項市政工程。在城市發展的同時,體育設施建設必須跟上,同時通過學校、機關事業單位的體育場館開放,實現城市運動資源的統一調配,設施共用,滿足孩子們的運動訴求。(台灣網網友 張遇哲)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