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如廁受限 教學不是“多管閒事”

時間:2012-10-16 09:46   來源:台灣網

  “開學一月摧毀六年教育觀”,近日,一位家長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的自述文章在上引爆熱議“你擔心孩子被學校教壞嗎? ”其中控訴的一條“學校整齊劃一的要求摧垮個性化教育”在滬上家長中引發共鳴,有家長爆料,有老師規定小學生上廁所不超過三次,孩子只好借上廁所的機會玩抽水馬桶,如此缺乏人性的規定令家長費解,部分家長為保護孩子個性只好選擇國際學校。(10月15光明網)

  家長們害怕整齊劃一的要求摧垮個性化教育,是因為家長們大多從學生時代走過,傳統的應試教育,曾讓他們成為考試機器,死學書本,應付考試,脫離社會發展需要,學校只以升學率的高低來檢驗學校的教育品質,因此家長和學生們對素質教育給予了厚望,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符闔家長所期待的個性化教育。

  新聞中的老師雖不能強制性的不讓學生上第四次廁所,也解釋到是因為學生年紀較小,比較調皮,怕發生危險,但這種剝奪學生自由的做法,已讓教育失去了意義,與教育宗旨背道而馳。上廁所有限制,水筆要按規定品牌購買,學校及老師對學生提出的這些古怪要求,讓家長和社會無法理解,太多的不理解足以證明這樣的教學方式的確有些“多管閒事”。

  教書育人,是每位教師的義務,但如何教好書,如何育好人,是每位教師應該深思的,教學方法需要探討,但教學是以人為本,學校是要聽話的木訥學生,還是要有創造力的學生,答案顯而易見。給予學生一定空間,讓其自由發揮,學生的潛力才能發揮出來,個性才能得到發展,如果一味的遏制,天才的結果只能是庸才。 (台灣網網友 蕭蕭)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