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愛國情感“壓抑”背後的心理冷漠

時間:2012-09-17 11:29   來源:台灣網

  主權是一個國家的固有權力,是一個國家存在的根本,肆意侵犯他國主權,無異於在一個人身上掏心挖肺。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日本政府這種肆意踐踏中國主權的行為激起中華兒女的極大痛恨,一時間國內“抗日”情緒暴漲,涉日遊行活動劇增。

  作為有骨氣的中國人,面對此情此景,無人不痛恨,無人不憤怒,越來越多的“抵制日貨”的吶喊與行動凝固在了一起。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在這種吶喊與行動中,也不乏一些非理性行為,甚或是借機鼓噪社會動亂、宣泄對社會不滿者也夾雜其中,進而誤導民眾“打砸搶燒”同胞日係車、日係店。

  理性地説,在全球化的今天,徹底“絕緣”日貨是不現實的,且不少日本在華企業中就業人員大部分是中國人,加之中國在日本有著巨大的外貿交易,這種單純的拒絕日貨只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但從長遠看,抵制日貨受損最大的只能是日本,畢竟中國向日本出口的更多的是低端産品,畢竟日本依賴中國的程度更大。

  同時,更為重要的是,民眾這種抵制日貨的行為確實是一種愛國行為,這是一個民族最可貴的精神,誰也清楚這種精神的喪失比短期內經濟損失危險大的多。面對日本屢屢的侵犯中國主權行為,國人這種愛國熱情很可貴,若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前怕老虎後怕狼”,到處宣揚“抵制日貨無效”,勢必嚴重打擊民眾愛國精神,甚至導致民眾將這種對日本的痛恨轉向對壓制自己表達愛國情感的人或集體,而當單個的自我受到長期壓抑後,極易走向一種心理冷漠、政治麻木,甚至是走向極端的報復行為。這,是極其可怕的!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現代社會中,一個國家的繁榮強大,不僅需要每個公民各司其職,更需要每個公民獻策獻力,積極參與到國家政權運作的監督管理之中。因此,面對國人“抵制日貨”的行為,我們在堅決反對“打砸搶燒”非理性行為,保護民眾已有日係産品的同時,倡導國人不去購買日係産品。同時,更需要警惕另一種打著“理性愛國”旗號,變相壓制民眾表達愛國熱情的呼聲。而這,不僅需要法律及時介入,約束和懲治“打砸搶燒”行為,更需要相關部門在教育和引導民眾的同時,提供一定條件和場所讓民眾抒發內心的仇恨,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比如,學校可組織專家給學生作關於中日釣魚島之爭的學術報告;可組織學生以徵文方式給國家獻策獻力,甚至借助紙墨宣泄情緒;企業可組織員工以會議形式各抒己見於對釣魚島問題看法等等。(台灣網網友 林彥虎)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