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城市為何變得“步步驚心”?

時間:2012-08-23 13:56   來源:台灣網

  “陷阱”受傷甚至死亡的事件,據了解,哈爾濱8天發生7起路面坍塌,導致2死2傷,石家莊3名路人被“電死”,引發眾多市民的痛惜和質問——熟悉的城市為何變得如此沒有安全感?(8月21日《大河網》)

  “親,珍惜你在哈爾濱的每一個朋友吧,因為他們可能走著走著就……消失了……”這看似揶揄,又透著點兒心酸的微博痛指哈爾濱近來頻發的地面坍塌事件。

  8天發生7起路面坍塌事件以致2死2傷,走著走著路就被電死……這些事情聽起來匪夷所思,仿佛日常出門都變成了一件高危事件,以致步步驚心。城市的街道為何如此脆弱不堪,看起來像豆腐渣、蘇打餅乾,變成了吃人的“陷阱”,這背後隱藏的問題值得追問。

  首先,如果不是因為道路品質存在問題,在沒有地震、海嘯侵襲下,平時走的馬路怎會突然塌陷?若不存在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違反工序、回填不實等情況,在地下設施周圍形成空洞隱患,誰又會走著走著路就“消失”了呢?

  青島是我的家鄉,一百多年前,德國人在青島留下的石馬路至今結實如舊。當時修路的時候,德國人可謂煞費苦心,為了馬路防滑、耐用、結實,他們在許多非常陡峭的道路上使用了當時非常昂貴的馬路牙石,從19世紀末到現在,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雨打風吹去,這些馬路牙石路的品質至今靠得住,走在上面根本不會擔心掉下去。

  其次,八成是道路監測、電線監測出現了問題。按理説,市政所屬的相關道路、線路産權單位,理應定期地對地面及地下附屬物進行檢查檢測,哪有問題馬上解決。只要做到防患于未然,自然不會出現行走如此頻發的意外事故。

  説到底,這些意外,大部分出自“人禍”,並非意料之外,相反,由於相關部門責任心匱乏、檢查監測不到位,這些意外可以説完全是意料之內,即使今天不出事,明天也會出事。

  走著走著掉坑裏、被電死,説到底還只是極端現象,多少道路用著用著就出現大坑、豁口,馬路像裝了拉鏈,挖了填、填了挖,大街上電線密布,線頭裸露……這些小事也從側面反映出市政建設設計規劃不過關、品質不過硬、沒形成具有前瞻性的管理方案、監管機制。

  死者已矣,如今悲劇已經發生,這些城市的市政部門理應對此事高度起來,從珍視個人生命價值出發,一方面,在城市建設方面,盡可能高瞻遠矚、設計合理、品質過硬,不能把所有的事故都歸結于天災、意外;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嚴格的追責機制,必須要有人為事故的發生承擔責任,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調研背後是否存在工程腐敗問題。

  如果每天出門之前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著回來,如果一見下雨陰天就提心吊膽是否會被電死,生活在一座沒有安全感的城市,不僅是市民的不幸,更是一座城市的恥辱,畢竟每個公民都有安安全全出門、回家的權利。(台灣網網友 陳小二)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