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饑餓遊戲》揭示活著的終極意義

時間:2012-06-28 14:50   來源:台灣網

  《饑餓遊戲》的情節比較簡單,北美洲在一場大戰後被摧毀,在美國原來的廢墟上,人們建立了新的家園,但新政權規定:管轄下的12個地區每年都必須進貢少年男女,參加一檔電視直播節目“饑餓遊戲”(Hunger Game)。節目的規則很簡單——殺人或者被殺。凱妮絲Katniss Everdeen的妹妹不幸在12區“選擇日”時被選中,由於要保護妹妹,凱妮絲自告奮勇要替妹妹上場……隨著情節的展開,引起人們對現實社會的思考,這讓此部電影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但最難得的是它引起我們對生命的終極意義的思考:如果我們活著就是為了赴死,那麼,就算擁有再多的榮華富貴,又有什麼意義呢?

  簡單來講,“饑餓遊戲”就是一場殺戮的遊戲,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在這種遊戲裏面,感情是不可靠的。男主角皮塔為了不被殺,與人結成團隊,就是為了剿殺女主角凱尼斯。當看到這裡的時候,你會發現,在人性面前,愛情是多麼的不真實和不可靠!然而,電影在殺戮的場面中,也不缺乏感動人的溫情。皮塔在關鍵時刻救了凱尼斯,表達了愛情的力量,讓人們再次相信了愛情。

  其實,我更願意把這部電影當做嘗試性電影來解讀。因為它讓我想起了《大逃殺》和《楚門的世界》。此類電影也許在現實社會中永遠不會發生,但在假設的情境中,它們讓我們思考生命的意義。此類電影引起我對哲學命題的思考,它也向我們揭示了活著的另一種可能:我們必須為了活著而抗爭,在那一刻,一切物欲的外在追求都變成了“浮雲”,能活著回來就成了每個人奮鬥的目標!

  當然,電影的一些情節也在影射殘酷的社會現實。遊戲規則由統治者制定,所有的規則都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統治。而且,統治者可以輕易改變遊戲規則,這也體現出政治的本質——欺騙性。因此,普通民眾只能遵守“遊戲規則”,不然,死亡將等待著他們!還有就是,電影多次提到“贊助商”,女主人公必須以一種特別的方式亮相,就是為了吸引人們的眼球,贏得贊助商支援。説明在現實社會中,贊助商操控著這個世界,誰掌握了金錢,誰就控制這個世界,這也揭示了社會的殘酷無情,當人失去信仰和愛情後,與動物又有什麼區別呢?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也具有一種命運悲劇的情懷。勝出的英雄,是冥冥中註定的,而操控這場遊戲的人就如同上帝,得到上帝青睞的人,哪怕能力不如人也照樣可以勝出,這就是每個人的宿命!

  最後,此部電影的價值在於,當看似失望的時候,總打破常規“峰迴路轉”,讓人們看到希望!從電影一開始就埋下了伏筆,那枚“胸針”就是信仰的化身!因為有了信仰,所以不管在多麼惡劣的環境下,女主人公也沒有放棄!因此,如果説信仰是這部電影的主題,那麼,愛情就是這部電影的靈魂!特別是在最後的情節中,男女主人公為了愛情,情願死,也不願意服從更改後的“遊戲規則”。這恰好説明,如果沒有愛情,活著與死亡又有什麼區別?(台灣網網友:羅志淵)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