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些懷疑多些鼓勵 更有利於兩岸青年交流

時間:2012-05-18 15:37   來源:台灣網

  近日,由你好臺灣網特別發起的“臺生暑期大陸long-stay”主題活動正式啟動。本次活動徵集25位有意參與兩岸民間交流的臺灣青年學生,以深層次了解大陸為主旨,暑假來大陸免費自助完成為期10天的long-stay,從而增進兩岸青年相互了解,增強臺灣青年學生對大陸民間的深度體驗。

  作為“你好臺灣青春Online行兩岸”系列活動的第三屆,本次“臺生暑期大陸long-stay”主題活動一經推出立即吸引了臺灣青年學生的關注和熱議。然而同時,據臺灣蘋果日報報道,有人質疑此次活動“有統戰目的”,“有政治色彩”。

  筆者作為一名大陸赴臺交換生和第二屆“你好臺灣青春Online行兩岸”系列活動的參與者,對於此類活動的舉辦一直抱以熱烈歡迎和積極支援的態度。對於親身參與過兩岸交流的青年人來説,這樣難得的經歷往往會成為人生中終生難忘的寶貴財富,在兩岸沒有實現和解的年代根本是不可想像的。而如今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正值兩岸交流最熱絡的時期,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有繼續推動和擴大兩岸交流與發展的誠意和決心。

  2011年7月,據新華社報道,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由全國臺聯組織的“兩岸同心我們同行”大型兩岸青年交流活動時指出:“古人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臺灣青年朋友到大陸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一定會得到不少收穫,一定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大陸和臺灣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家園,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

  2010年7月,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當局“體委會”為了讓大陸學生體驗臺灣之美首次邀請大陸學生騎自行車環臺旅行,時任“體委會主委”的戴遐齡表示,這不只是兩岸學生交流,也希望大陸學生能體驗臺灣之美。

  自1月14日競選連任成功後,馬英九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即陸續安排臺灣專研兩岸關係的學者專家,例如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所所長及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臺大政治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張亞中等人入府會談。5月3日馬英九又接見赴臺參加“共創兩岸和平紅利論壇”的大陸人士,凸顯兩岸和平關係改善帶來兩岸人才交流的和平紅利。

  本月20日,馬英九將正式就任臺灣地區新一屆領導人。回顧馬英九上一屆的就職演説,他提出“臺灣是一個海島,開放則興盛、閉鎖則衰敗,這是歷史的鐵律。所以我們要堅持開放、大幅鬆綁、釋放民間的活力、發揮臺灣的優勢;”“我們還要用心培育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素養、國際視野與終身學習的能力……”

  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基礎在民間、動力在民眾、希望在青年。對於“你好臺灣青春Online行兩岸”這樣認真從事兩岸青年交流、積極推進兩岸關係發展的活動,如果能夠少一些懷疑,多一些鼓勵,那麼無疑將會更有助於兩岸人民的相互理解、更有利於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中國人民大學赴臺交換生:尹雲鋒)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