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四個青年”為青年人才使用正向

時間:2012-05-07 14:33   來源:台灣網

  胡錦濤在紀念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成立90週年大會上指出,必須始終尊重青年主體地位。青年是青年運動的主體,青年運動是青年人的事業。必須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充分照顧青年特點、發揮青年優勢。只有尊重青年主體地位,廣大青年才能煥發出極大的創造熱情,中國青年運動才能始終保持勃勃的生機活力。(來源:5月05日《人民日報》)

  胡主席的講話,通篇飽含著對青年的期待之心、愛護之意、重用之情,為未來青年人才選拔使用工作指明瞭方向。

  尊重青年就是戰略培養。在人才使用上,永遠不要低估一顆“年輕心”,因為青年人有思想、有朝氣、有前景,青年人是事業發展的希望、未來建設的主體,尊重青年其實是敬畏未來、憧憬希望。只有充分尊重青年,青年才會有更好的成長環境、成熟條件、成才平臺,才會健康成長、舒心成長、快速成長,才會有站出來的氛圍、衝出去的土壤、頂上來的底氣。各級組織和社會大眾要尊重青年成長的規律、尊重青年無羈無絆的思想、尊重青年鋒芒畢露的特徵,對青年人才“看得慣”、“看得透”、“看得遠”。

  理解青年就是理解自己。每個人都曾年輕過,因此,對青年人才應換位思考。要立足自己的過去理解青年,處處想青年之年想、急青年之所急、幫青年之所需、解青年之所難,通過自己的理解、支援和幫助,使青年不再飽受自己曾經“懷才不遇”的心酸、不再遭遇“當人梯石”的境遇,使他們在成長成才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少受白眼。

  相信青年就是蓄力發展。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新陳代謝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源源不斷地培養造就大批優秀青年人才,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繼往開來、薪火相傳的根本大計。“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而青年人才則是“匹夫”中“生力軍”、“潛力股”,因此,對青年人才的使用我們應當力戒保守思想、嫉妒心理和偏激情緒,應當適當放權、充分信任、給足平臺,多些包容少些偏見、多些支援少點拆臺。

  依靠青年就是儲備未來。投資青年人才就是為未來贏得先機,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以用為本的方針,著力解決好青年人才不適用、不夠用、不能充分使用的問題;健全培養選拔體制機制,為優秀青年人才開闢“綠色通道”,著力解決不好進、進不了、渠道窄的問題;創新選拔方法手段,遵循民主、公開、競爭、擇優原則,著力解決不公信、不陽光、不民主的問題,把“依靠青年”的口號軒,轉變為實實在在行動。(台灣網網友:匐莖)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