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家了不起的“反哺”舉動

時間:2012-04-24 15:29   來源:台灣網

  近日,江西新餘市渝水區水北鎮熊坑村四村民捐資1800萬元幫助全體村民開建72套新房,今年春節前便可入住。(新華網南昌4月21日電)

  無獨有偶,中原網4月17日報道,河南登封市大冶鎮老井村村支書劉庭傑向大冶鎮鎮長鄭重遞交承諾書,保證捐出1個億,讓市民免費住進他建的高樓裏。

  這類報道此前也有過,畢竟還不是多數,但是都是發生在農村農民身上,都是農民企業家的反哺行為,低調但很實用,村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如果説尊重群眾首創精神,那麼他們的行為是一種什麼情懷?

  安居才能樂業,中國農村中的一些明星村,都是在村民住房上解決了大問題,比如江蘇的大名鼎鼎的華西村、長江村,最近去了不甚出名的蘇州永聯村,也是給村民集中提供了大片的住宅。無一不是靠鄉鎮企業、村辦企業發展起來的,是富了之後的碩果。還沒有哪個城市的企業能為居民建造這樣的社區,令人深思。

  企業家出資給鄉親建房,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理想,好就好在他不空談,他注重實踐,一些人富起來,也讓另外一些人享受到富起來帶來的好處,如果社會能普遍的出現這麼一種狀態,那麼社會和諧就不應該是困難,仇富的社會問題也能得到解決,這樣社會的發展就會更有活力,先富的人能得到尊重,更有勁頭往前奔,後“富”的人看到希望,也有信心追上來。這才是“桃花源裏可耕田”的理想狀態,這種財富差距的存在,不僅不會阻礙社會發展,相反相得益彰,同頻共振。

  在郭美美事件對中國慈善事業打擊之後,這種捐資建房,我們看到了另外一條路徑,這種直接的慈善行為,應該得到更堅強的支援。江西的4位民營企業家,是熊坑村走出去的民營企業家,發家致富了,但是他們目睹生他、養他的落後的鄉村,能主動走回來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困難,這就是一種了不起的舉動,是慈善,還是一種發自肺腑的反哺?都無關緊要,但是他驗證了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先富帶後富”理想。如果都有一份力,盡力而為之,這種慈善的溫暖就會和我們的生活如影隨形,這樣的社會豈不是更加溫暖?

  一個社會若不能給他的成員提供良好的居住場所,不管以什麼心態實現,都是一個失敗的發展模式。從報道來看,江西、河南的捐資給鄉親建房,都是高標準、現代化的,不僅契合了國家的城鎮化大策略,給當地農村帶來的改變將是歷史性的,影響也是深刻久遠的。如果推他們的行為得到大加推廣和贊同,更多的企業家、企業也這樣伸出他們的手,幫助建設更多的這樣農村新社區,而不是發展賺錢的房地産,讓人們成為房奴,我們的社會將是更加理想的社會。(台灣網網友 肖勇)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