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櫻謀詭計”不必過度闡釋

時間:2012-04-05 09:54   來源:台灣網

  又到了櫻桃上市的季節,重慶市民發現,今年的櫻桃價格貴得離譜,一般品質的要40元左右一斤,4元一兩。櫻桃的價格已經超過了豬肉。有人買一兩嘗嘗鮮,但細數一下一兩櫻桃只有十來顆,“這性價比實在太低。”(4月4日《重慶晨報》)
   
  關於物價的事情,總是沒完沒了。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的“光環”剛剛散去不久,“櫻謀詭計”又讓消費者大吃一驚。櫻桃貴過豬頭引發網民關注,對此,有人感嘆工資不漲物價漲,有人呼籲政府出面干預,筆者則不敢茍同。櫻桃畢竟不是生活必需品,作為一種季節性水果,在剛上市時,貴點也就貴點,無需大驚小怪。再説,由於季節性較強,不易存放,損耗率較高,櫻桃價格向來偏高,不如蘋果“親民”,更何況在“新品期”,正是姑娘十八一朵花啊!不過,我們完全可以等到櫻桃全面上市,等到“美人遲暮”了,自然也就跌價了。
  
  從綠豆、生薑、大蔥到櫻桃,近年來農産品價格輪番“暴漲暴跌”,看的老百姓眼花繚亂。眾多農産品接二連三的刺激著我們的神經,刺激著我們的荷包,難道新一輪的物價上漲又要來到了嗎?我們應該注意到,每一波漲跌行情出現的諸多原因之中,始終都有一條不變:産量的大幅度變化。今年櫻桃為何如此之貴,也在於今年是櫻桃的“小年”,全國櫻桃産量比去年減少了一半。物以稀為貴,産量正是決定産品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所以,櫻桃今年價格的上漲,也是正常的市場規律,無需過度闡釋。
  
  相反,對市場價格的直接干預並不利於市場機制的健康形成。基於此,有關部門也應理性對待,無需作出什麼緊急對策。除了對於市場上囤積居奇、價格壟斷等違法行為加強監測與打擊外,唯一需要警惕的是上漲後引起的農民種植跟風現象。從今年大蔥的價格上漲,我們可以看到,大蔥價格上漲的原因在於種植面積的減少,那麼少的那部分種植面積,是不是農民跟風去種植大蒜了呢,恐怕不能排除這個因素。在這個前提下,希望有關部門加強重視,為農戶提供及時準確的市場資訊,加強宣傳引導,避免扎堆效應下的農産品價格大起大落。
  
  櫻桃畢竟不是生活必需品,沒有人會因為“吃不起櫻桃”而陷入無法生活的境地。對於現在“正青春”的櫻桃,買得起的人買,買不起的人們不如暫且投以欣賞的目光,靜靜的等待“遲暮”的到來。 (台灣網網友:王琦琦)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