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新生代農民工求職難之難?

時間:2012-03-26 16:00   來源:台灣網

  當前,“80後”、“90後”農民工漸漸成了外出務工人員的主力軍。與他們的父輩相比,新生代農民工對於城市生活有著怎樣不同的期待?求職路上又會經歷怎樣的酸甜苦辣?(人民日報3月25日)

  4個人才市場、5場招聘會、12次面試、20多趟公交車,3月10日至12日,“90後”農民工練雲,輾轉穿梭于湖南長沙市的人才市場、招聘會、用工單位之間,最後獲得了一個市場調查員復試的資格。還不知是否合格?

  高中沒有畢業的練雲,曾在深圳一家眼鏡廠流水線打工,他説:“我想從事一些有發展、有上升希望的工作。”“我不想像父輩們一樣在基層崗位打一輩子工。”“我渴望留在城市,不為別的,只為實現夢想留一份希望。”可是一沒學歷,二沒技術,三沒特長,四不想從事簡單地苦力勞動使他的夢想難以實現,這也是所有新生代農民工求職難的一個普遍原因。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80後”、“90後”農民工逐步已代替了她們的父輩,成為城市務工人員的主力軍,他們嚮往舒適而輕鬆、待遇好的工作,並希望能在城市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站穩腳跟。但是練雲求職處處碰壁的現實告訴新生代農民工,沒有文化、沒有知識、沒有技能,一切理想都是不切實際的空想,也都會成為泡影。

  練雲求職難的問題,是新生代農民工進城務工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他既打擊了新生代農民工求職和務工的積極性,又為招工單位招工難帶來後顧之憂,使人才流動陷入雙向選擇兩難的尷尬困境,成為目前人才市場帶有普遍性的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

  “90後”農民工有一部分受父輩的影響,嚮往城市生活。但是長期的留守生活困境制約了他們的學業。由於農村教育條件差,職業培訓學校少,培訓費用高,使許多農村孩子失去技術培訓的機會,也是造成他們進城求職難的主要原因。

  國家和地方政府部門一定要多關注農村青少年的學習與生活,從經濟和學業上給予幫助與扶植。同時應增加農村的教育投入,儘早實施12年義務教育,使所有農村孩子都能享受到改革帶來的成果,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機會與權力。開辦更多的職業教育培訓學校,培訓更多的技術型人才,這樣,既解決了農村新生代農民進城求職難得困境,又解決了城市技術性工人奇缺的燃眉之急。(台灣網網友:宋九成)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