捫心自問:質疑雷鋒良心何在?

時間:2012-03-22 13:51   來源:台灣網

  今年是雷鋒犧牲50週年,也是“學雷鋒”活動50週年,於是一個多麼熟悉的名字——雷鋒,再次響徹中華大地。有人認為,學雷鋒月又來了,一年一度的,就如婦女的例假般,每到那個時段,就會熱鬧上一陣子,沒有什麼的。但今年的學雷鋒似乎不太平靜,網上吵的似乎有些熱鬧,簡直是如火如荼。此次學雷鋒,各地搞了一點新花樣。有為此設立一個常設機構;有提供招考招聘、子女升學、住房保障等方面的特殊照顧的;有開放雷鋒公園的;有組織雷鋒班長到各校演講;有開設好人網的……正所謂,“涓涓細流成江河,人人爭當‘活雷鋒’”,值得大讚特讚!然而就在各式各樣“學雷鋒”活動熱烈開展的同時,網路上對雷鋒所謂的質疑與真實揭露也進行得如火如荼。有些人認為雷鋒的事跡是經不起推銷的,都是假的!對於這些人對雷鋒的質疑甚至否定抹殺,筆者看後,深表憤怒正所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同時筆者不禁嘆道“我們的社會究竟怎麼了?連雷鋒都不能樹典型了,還能樹誰?”!於是筆者進行了深度思考認為,原來是這些人的“良心”丟了!

  伴隨著新時期經濟快速的發展,隨著人們價值取向的多元化,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想再次侵蝕著我們,我們有些人的良心真的“丟了”:無人敢扶跌倒了的老太太;沒有人主動施救掉水裏了的人,人與人之間的異常的冷漠,社會上的爾虞我詐、嚴重膨脹的金錢至上的利己主義……就連我們的可感、可愛、可信的雷鋒及雷鋒精神不僅被一些人淡忘了,還慘遭質疑和詆毀。可見我們有些人的信仰是真的有所缺乏了。面對這些人的信仰缺失和道德淪喪,為不讓越來越多的人淪為“道德乞丐”,為留住人性的善良,留住道德的回歸,在社會的物質文明日益走向繁榮的今天,還原雷鋒本原,學習雷鋒、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質疑者發出了一系列的疑問:能拍近300照片?哪來的錢捐款?揀300來斤牲畜糞便可信嗎?不是做好事不留名嗎,為何還寫日記?質疑者還認為雷鋒酷愛打扮花錢買過貴重的手錶、皮夾克……筆者認為,還是毛澤東説得好“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認識雷鋒必須從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出發。

  “不是説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嗎,那怎麼會有這麼多照片?”對於此疑問,今年年滿82歲的張峻老前輩説:那時,中國面臨著很多困難:三年饑荒、蘇聯撤走專家、美國對華經濟封鎖……急需一個光輝的典型鼓舞士氣。而雷鋒的出身和表現堪稱完美典型的代表。於是,雷鋒被安排到各處進行巡講,憶苦思甜。瀋陽實驗中學、旅順口海軍基地……每次報告,張峻都會為雷鋒留下照片,先後9次,一共76天。送大娘回家、補襪子的照片,是根據雷鋒《解放後我有了家,我的母親就是黨》報告中的情節補拍的;打開手電筒,夜間讀《毛選》,是根據雷鋒《憶苦思甜》報告補拍的;雷鋒目視遠方,胸前端著一把鋼槍,背後是一棵茁壯的松樹,這棵松樹,是後來添上去的……

  雷鋒哪來的錢去捐款?這個問題毋庸置疑。縱觀雷鋒的一生,入伍之前,當過縣委公務員,當過拖拉機手,當過鞍鋼工人,這幾個職業在當時那個年代都是工資很高的。而且雷鋒是孤兒,平時又很節儉,花錢的地方不是很多,所以在入伍之前就有自己的積蓄,而並非靠每月6塊錢的津貼捐了那麼多錢,而且作為那麼優秀的認為,受到多次嘉獎,精神上和物質上的獎勵也有些,花錢買過貴重的手錶、皮夾克……也很正常!就拿筆者來説,在邊境地區當學生村官,生活補助一個月才1000元(包括所有),但是在去年筆者獲獎17項,所得的獎金也不少,做點小的好事也還是有能力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雷鋒酷愛打扮也在正常不過了!

  《雷鋒日記》裏記載過雷鋒在春節期間撿糞的事。有人通過計算和推理,説:“雷鋒根本不可能在那個時間裏拾到那麼多糞,除非他生活在糞坑裏。”筆者認為,對此質疑的人肯定是沒有到過農村調查過的,在農村生活過的人,不説那個時候,就連現在的有些地方,撿300來斤牲畜糞便非常容易。

  “做好事不留名,全都記在日記裏”對這樣調侃記錄了許多好人好事的雷鋒日記的質疑者,筆者不禁要問,你們懂得什麼是日記嗎?什麼是人生價值嗎?實際上雷鋒記日記,和大多數人一樣,就是為了尋求一個特有的私密空間,獲得精神的歸宿,是獲得自我褒獎的一種途徑,還有就是矯正自己。結合當時的背景可以推測出,在一個人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兩方面,雷鋒選擇了社會價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于社會”。像其他社會偉人一樣,他給自己定了很多目標,“一輩子做好事做下去”。他把好事記在日記裏面,常常反思哪不到位,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而且寫日記的人都知道,如果一天中做了特別有意義的事情,自己心情很舒暢,也能為第二天更好工作提供最佳精神狀態!筆者認為,雷鋒寫日記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境界!

  ……

  雷鋒,平凡而偉大,平凡得人人都可以學,偉大得人人都得努力學。雷鋒,是一個普通的革命戰士,時時刻刻維護黨的形象和利益,始終對黨忠誠,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是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1940年12月18日,他出生於湖南省望城縣,7歲時淪為孤兒,在窮鄉親的拉扯下長大成 人。他1960 年1月8日應徵入伍,成為瀋陽軍區某部的一名戰士,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62年8月15日,在執行運輸任務時不幸因公殉職,年僅22歲。他在任何時期,任何條件下,都很艱苦樸素,和人民同甘苦、共榮辱。他心無雜念,甘當一個螺絲釘,俯首甘為孺子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雖然他只有短短22年的生命,卻留給這個社會無價的財富,他的忠誠,他的無私,他的愛心,他的執著,他的熱忱,感動著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黨的事業需要雷鋒精神,中國社會和諧發展需要雷鋒精神。

  但是雷鋒受到質疑,又是不爭的事實,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社會現象,並非偶然。透過現象,我們感受到了信任危機,感受到了逆反心態,感受到了對權威的強烈挑戰。當社會虛假盛行時,人們要問,什麼是真的?當虛假成為一種時尚,當公平正義缺失、社會誠信度下降、貪污腐敗現象凸顯、社會道德觀念的紊亂和社會心理的脆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確立異常艱難,我們陷入社會道德困境時候,人們有理由質疑一切,包括典型。但是我們也該捫心自問,“哪些該質疑,哪些不該質疑?”。

  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哲學基礎,是做好以前工作的根本出發點。筆者認為我們每個人都不應該想到對“學雷鋒”來一個質疑和打假。因為一直有這樣的道理:做人要實在。偉大領袖和偉大的黨又一向教導我們:要説老實話,做老實人。那麼,他們宣傳出來的雷鋒,肯定百分之百就是真實的雷鋒。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這就是被現實社會普遍認可並被自己所認同的良心的真實含義顯然易見,捫心自問,雷鋒是不容質疑的!質疑雷鋒就是沒有良心的表現!

  雷鋒因公殉職後,中共黨的三代領導核心和胡錦濤總書記,高度重視雷鋒精神的傳承和發揚,分別在不同歷史時期都作過重要題詞、指示或講話。1963年1月7日,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為“雷鋒班”;1963年3月1日,朱德為他題詞:“學習雷鋒做毛主席的好戰士”;1963年3月5日,毛澤東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劉少奇題詞:“學習雷鋒同志平凡而偉大的共産主義精神”;周恩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産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産階級鬥志。”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同志指出:“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和他崇高的精神品格,在歷史發展中始終煥發著光彩”。這些都深刻揭示了雷鋒精神所體現的時代精神和思想內涵,激勵著學雷鋒活動的持續開展。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看望代表團時特意提到,希望大家繼續在學雷鋒活動中為人民服務。

  深入群眾魚得水,脫離群眾樹斷根”,作為奮鬥在雲南西雙版納邊境的一名大學生村官,筆者認為我們的每一個人都要認真學習雷鋒,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習雷鋒好榜樣”這是一個現實問題,工作中,我們必須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始終維護好實現好群眾利益,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丟、不能忘。深刻領會雷鋒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拜人民為師,把人民群眾置於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行使權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眾滿意作為行使權力的根本標準,把服務人民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與歸宿,始終做到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發展的時代呼喚雷鋒精神、黨的偉大事業需要雷鋒精神。我們要號召全社會自覺自願學雷鋒。一個人學、兩個人學、一群人學、全中國人學、在屋裏學、在車內學、白天學、晚上學,天天學、月月學、年年學……要把雷鋒同志作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楷模,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不因時代變遷而褪色,不以人事更替而廢止,力求在為人民作出奉獻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台灣網網友 保虎)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