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實名制能走多遠?

時間:2012-03-21 16:07   來源:台灣網

  當下,實名制仿佛成為有關部門治理社會問題的靈丹妙藥。治理賣淫嫖娼,出臺娛樂場所工作人員實名制;治理販毒問題,出臺快遞公司實名制;治理一票難求的火車票,也出臺實名制;前期部落格的出現後也曾出現實名制的呼聲。但是,種種跡象表明,實名制僅僅是一個策略和噱頭,是看上去很美的一塊雲彩,所以,微博實名同樣如此。這已經脫離開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始思路,走進定勢思維的窠臼中。

  微博實名制的初衷是為了治理網路水軍、僵屍粉,尤其是對於網路謠言的治理。無論是關於國稅總局文件的出臺還是鐵道部併入交通部的説法最終被證明是謠言而已。可以説,這樣的言論是微博發展過程必然存在的。其根源並不在於實名制與否,而在於制度的規範和監督的乏力。試想,如果人們有正規的渠道展示和揮發自己的言論,根本不會出現在網路上匿名發表這樣的謠言,假如法治對於謠言的根治的具體而微的,也不會有人鋌而走險。

  在任何實名制背後都面臨著資訊的保護問題,韓國的例子就是如此。其在推行實名制的過程中曾因為資訊的洩露而最終取消實名制。而新聞中每天都充斥著這樣那樣的事件,如銀行工作人員洩露客戶資訊等,這些不得不讓人質疑,假如微博管理人員洩露用戶資訊怎麼辦?目前並沒有明確的懲罰措施規定,可以説,這正是法律的漏洞和監管的真空,正因為如此,微博實名制能否走遠仍受到廣泛質疑。

  在北京和深圳的試驗看,微博實名制對用戶的影響不大,所謂的實名制是“後臺實名制”,用戶仍可以在前臺使用自用名。這樣的實名制僅僅是嘗試,出於對於網路謠言的監督管理的良好目的,但收到的卻是能不能走入傳統窠臼的俗套中。

  微博實名制要想真正走遠,首先要做的就是對用戶資訊的監管力度,其次是對於洩露用戶資訊的懲罰措施。唯有雙管齊下並兩手抓起來才能真正實現微博實名制走遠的根本路徑。(台灣網網友 王傳言)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