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的歷史評價將是什麼?

時間:2012-02-29 08:13   來源:台灣網

  2月22日,蔡英文向民進黨“中執會”正式提交敗選檢討報告,並獲無異議通過。當天的會議推舉高雄市長陳菊出任“代理黨主席”,並將在2月29日與蔡英文進行交接。至此,在蔡英文近4年的黨主席任職之後,民進黨又將走上陳菊時代。

  告別黨主席職位的蔡英文究竟何去何從,有多種猜測:其一,依託自己的辦公室,影響民進黨智庫決策,繼續聯繫支援者,為2016東山再起預做準備;其二,反思自己的政治立場,在“獨”和“統”中做出選擇,扮演挑旗大佬,爭取政治主動權,延續政治生命;其三,既然人走茶涼,便自此改弦更張,退隱江湖,找一個知心的人兒去嫁了,不再過問政事,平平安安地度過余生。不過,依著蔡英文的個性,對權力的執著決定了她一定不會作第三個選擇,必然要繼續出現在臺灣的政治舞臺之上。

  聯想到蔡英文的“對頭”馬英九,在勝選之後屢次表態,他有歷史評價的壓力,因為未來4年,馬英九必須要在維繫“中華民國”和“推進統一”之間作出抉擇,以此在中華歷史上留下評判。在臺灣地區的歷史上,馬英九的確是不多見的人,因為他明確要將自己的政治命運上升到民族或者人類歷史的高度去認識,使得自己早已超越了“上尊大人,英才繼起”及“九思立身”的膚淺含義,而成了“上尊歷史,英才卓礫”和“九州方圓”(意為心繫中華民族的利益,承繼先人教誨,要做推進九州統一的卓絕之事)。

  對於蔡英文來講,自從1988年擔任臺當局“經濟部國貿局”顧問至今,在臺灣政治舞臺闖蕩已逾24年,無論她是呼風喚雨,還是落魄寂寞,總是也在給臺灣地區的歷史作注解。近4年來,蔡英文掀起了別人難以企及的波濤,未來的蔡英文將要做如何的結局,或許現在還是未到蓋棺論定之時,難以給出她一個準確的歷史評價。

  想起一個眾所週知的事情:人這一生也就幾十年。有的人平平淡淡過了一世,離去後化作塵煙,不再為人所知曉;有的人推動和阻礙了歷史的進程,在人類的長河中將永存“偉人”和“姦佞”的歷史定位。一個人不可能永遠活著,就如同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呆在政治的舞臺之上。人的政治生命長也不過幾十年,在舞臺之上用好權力壽命為民眾辦實事,推進歷史發展,必將永垂青史;而以權力枉法亂政,勢必將永遠被人們所唾棄。所以,蔡英文最終評價的兩個評價點還是要定在“逆潮流”和“順時事”之上。

  當然,蔡英文的政治生命儘管還未完結,但是她的經歷告訴我們:推進兩岸統一是民族大義,是歷史趨勢。任何政治人物逆歷史潮流而動,違背全體中華民族的利益,那麼她的歷史評價只能是兩個字——可恥! (台灣網網友:張岳琢)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