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時代”下了一場“及時雨”

時間:2011-12-27 15:30   來源:台灣網

  北京市正式出臺《北京市微部落格發展管理若干規定》,《規定》基於保護用戶利益和構建網路誠信體系,提出任何組織或者個人註冊微部落格賬號,應當使用真實身份資訊;網站開展微部落格服務,應當保證註冊用戶資訊真實。《規定》依據國家法律法規,提出不得利用微部落格製作、複製、發佈、傳播的十一類違法和不良資訊。提出開展微部落格服務的網站,要履行資訊審核和監管職責,承擔有關法律責任。

  時值年終,若要總結2011年的關鍵詞,“微博”應該榮列其中。2011對於中國微博來説屬於開局之年。從2010年新浪引進微博內測到今年的“滿山遍野紅艷艷”,微博還是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140字的圈定,快捷,適時,交互性強,全民參與,迅速紅遍大江南北,獲得全國網友的認可和喜歡。如今見面,問候語已經改為:“你今天織‘圍脖’了嗎?”可見,“微博時代”已經來臨!

  微博的魅力可用短小精悍來形容,最大的魅力是傳播的纏繞性,這是其他網際網路傳播途徑無法比擬的。一條資訊經過不斷纏繞,達到傳播的目的。一條資訊不斷放大,甚至可以達到倍增的效果。這是網站、部落格、論壇、QQ等網際網路傳播途徑難以企及的,而這些多是“竹狀傳播模式”。微博的纏繞性傳播魅力值得廣大公眾和管理者推崇,應扶持其健康、穩定、和諧、發展。

  微博的出現,將網際網路運用更加深入地向前推進了一步,更加貼心、及時地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這是我們幸喜的一面,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又多了一件獲取資訊的利器。給“全民記者時代”提供了一個書寫和表達的平臺。反映民意、匯聚民智,資訊傳播、服務社會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從微博開設至今,受到民眾廣泛歡迎,説明廣大公眾對微博的這種傳播形式非常認同。已經形成強大的群眾基礎,理應保護這個傳播通道的暢通與和諧。

  利好的一面,我們如何讓它發揚光大,更好地為社會服務,這是監管需要思考的問題。管而有序,管而更加規範,管而更加彭勃發展,這是利國、利民、利行業的一件大好事。管理的尺度把握,值得管理者思索,這個度如何把握?如何管好而不會管死,這其中的管理奧妙,學問很深。

  任何事物的誕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保持著當初的良好願望。微博也不能獨善其身,走出這個怪圈。開設微博的各家網站的初衷,都想為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及時的資訊而服務,而不想參雜一些有損形象,傳播謠言和虛假資訊、買賣“粉絲”、利用網路進行欺詐等突出問題,損害了公共利益和公眾利益,引起網站、用戶和公眾的不滿,社會各方強烈呼籲規範微部落格服務管理,保障網際網路健康發展。

  北京市正式出臺《北京市微部落格發展管理若干規定》,無疑是“微博時代”下了一場“及時雨”。不少領域的發展,監管有些滯後。很多監管形成事後監管,在無事時,不知誰來管,等某個領域出現問題,甚至是大問題時,才來收場,為時已晚,已經釀成不敢設想的嚴重後果。這樣的事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較多,網際網路發展中就涌現出對論壇監管較為滯後的例子。北京出臺監管微博的“規定”來得正當時,微博剛剛起步,出現一些負面問題,及時扼殺在搖籃中,容易糾正。有了規範,路才走得直,走得穩健。這需要網友、網站、監管三者各自努力,在法律的框架下,各司其職,遵守法律與相關規定。

  微博的發展,需要管理,需要規範,要引導社會公眾在微博上獲取積極健康的資訊,為社會發展有利,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實用的內容。廣大網友要堅持爭當一名誠信網友,負責任的網友,對自己發佈的資訊做到真實、可信,不捏造、不杜撰、以訛傳訛。各家開設微博的網站應當堅持誠信辦網、文明辦網,積極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台灣網網友:婁義華)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