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失手殺死父親”其實可以避免

時間:2011-12-02 16:04   來源:台灣網 

  因丈夫汪某多日不回家,劉芳便帶著16歲的兒子小汪找到汪某所在的工地。母子兩人突然看到汪某和情人手牽手走向車站。劉芳與該女子廝打過程中,汪某見狀竟然推打劉芳。小汪衝上去制止,汪某竟拿磚頭砸向兒子。小汪一怒之下掏出水果刀刺向父親,汪某受傷後倒在地上。(2011年11月27日《武漢晚報》)

  如此家破人亡、如此悲慘的下場,是婚姻的失敗,是情感出軌的結局。若汪某平日裏潔身自好,愛護妻子和兒子,以家庭幸福為重,何至於今日的慘烈景象?

  無獨有偶,11月26日下午,金州公安分局在大連市甘井子區某道邊出租屋內,將在逃長達十九年之久的殺人犯黃某一舉抓獲歸案。十九年前,黃某因妻子出軌和同村李某有不軌行為,當場捉姦並將妻子殺死,連夜逃離老家,隱姓埋名至今。

  情感出軌往往造成家庭的破裂,甚至親人慘死的悲劇。然而為何有些人不顧一切而趨之若鶩?歸其原因有以下幾點:其一,現代社會,人們的思想完全的自由解放為出軌提供了豐厚的土壤,方方面面浮躁的因素,使人們往往不能墨守維護家庭幸福的“清規戒律”,而走向外遇的深淵。其二,遍觀我們的周圍,誘惑力無處不在,網際網路上到處充斥著諸如“幹露露”們的裸體照片,到處充斥著明星大腕的緋聞抑或市井人物的花邊新聞,無形中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産生了扭曲性的影響力。其三,生活的快節奏所帶來的壓力,讓人的身心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慢慢的思想難免變得躁動,卻沒有選擇合理的釋放方式,反而誤入了“出軌”或“找小三兒”這樣的歧途。

  然而,縱然現今的社會環境令人浮躁,縱然我們的周圍充滿了誘惑,即便我們的生活工作壓力很大,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踏上出軌這條不歸路。外界環境紛繁複雜,但是最本質的始動因素在於本人,自己平時加強道德修養,杜絕不良行為,培養和睦的家庭環境,夫妻恩愛,闔家團圓,不給出軌行為和第三者以任何可乘之機。如此,家庭的幸福基石才會永固,“少年失手殺死父親”的此類悲劇也才能夠避免。(台灣網網友:王志永)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