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痛的17歲》一場青春教育

時間:2015-11-24 13:51   來源:新京報

  《會痛的17歲》走的是典型的中國式“教育”路線,裏面的角色所作所為夠狠夠叛逆,在獵奇和“造夢”的角度上分別給了社會人和少女們足夠的吸引力。

  在網路自製劇的井噴式爆發之後的2015年,自製劇仍然是五大視頻網站最白熾化的戰場,年初定的3000集目標,還沒到年終就被打破了。一方面這標誌著網路自製劇的大規模發展,另一方面也自然使得類似《萬萬沒想到》這種“爆款”劇目難以産生。畢竟,題材太多了,所有的製作者都瞄準了網路劇這塊大蛋糕,拼命拿出看家本領,意想一統江湖。然而就在這種説不清好壞的情況之下,優酷最近推出的《會痛的17歲》仍然是一部可能會引起大範圍關注的網劇。

  整個2015年,影視産業裏最流行的一個詞就是“大IP”,咖啡館裏常常是此IP、彼IP,一切都被物化、量化,所有人都為自己身處在這個浪潮中興奮不已。從這個角度上講,《會痛的17歲》可以説是個大IP,整出網劇的八個故事改編自饒雪漫的三部小説,她更是劇目的總編劇,作為青春文學掌門人之一,微博三百萬粉絲的大V,她和她的作品本身就有了受眾基礎。

  説起饒雪漫青春文學掌門人的身份,出生得比較晚的朋友們也許不清楚,只識得韓寒、郭敬明,其實饒雪漫當真是曾經人氣高得可以同韓郭二人一較高下的。往近了説,前陣子四億票房的青春片《左耳》,也是改編了她的同名小説。

  然而與韓寒郭敬明不同的是,饒雪漫講的自始至終都是少女成長故事,用現在的話説,就是最熱門的青春題材。前陣子有人總結青春片有三寶,分別是“墮胎、出國、車禍”,這種貼標簽的方式雖然粗糙,但不失準確。放眼望去國內的青春片,基本都在以此三寶為賣點,《會痛的17歲》也沒出例外,劇中的八個女孩從叛逆期墮胎、到追星追到自殘,再到從小被家暴導致心理疾病,簡直是在賽著比慘。初看或許你會有“她在灑狗血”的感覺,沒錯,但狗血不好灑、如何灑得好才是關鍵。

  與這些經典殘酷青春題材作品不同的是,《會痛的17歲》走的是典型的中國式“教育”路線,裏面的角色所作所為夠狠夠叛逆,在獵奇和“造夢”的角度上分別給了社會人和少女們足夠的吸引力;每個少女的心理成長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被教育”的過程,這又俘獲了大批已然或即將面對女兒青春期的中國家長。然而,受眾層面多並不是它應該受到關注的原因,把可能發生的現實赤裸裸、毫不遮掩地擱放在每一個“中國式家長”的面前,讓他們成長,或許才是最重要的。(LIPB 劇評人)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