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公眾視野的河南辭職看世界女教師顧少強,立即像吸鐵石一樣引來了各路媒體的聚焦、商業公司的“尋求合作”。就連本報熱線,也收到了近40個來自媒體和各類公司向顧少強發出的邀請——有提供別墅的、有免費資助去美國培訓的、有邀請做顧問的……(7月24日《成都商報》)
顧少強做夢也沒有想到,不經意的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會讓自己成為紅人;顧少強或許更沒有想到,本該好好享受愛情的時光卻被媒體和企業圍追堵截。煩煩煩,想靜靜,這是顧少強及其丈夫于夫現在的心境。媒體、企業等“圍攻”顧少強夫婦,折射社會的浮躁。
媒體追什麼風,這算什麼新聞,新聞價值在哪,對公眾有啥啟示意義?企業跟什麼風,提供別墅者安的什麼心,免費資助去美國培訓者有什麼企圖,邀請做顧問者是不是為了炒作?這些媒體和企業的所做所為,已經完全偏離了正確的軌道和航向。
顧少強不希望炒作,她想靜靜:靜靜地享受愛情,靜靜地享受家庭生活,靜靜地準備自己的客棧和心理培訓項目;顧少強的丈夫于夫也想靜靜,他説持續的來電已經讓他不得不找來一個大容量的充電寶,他説一下午已經充了三四次電了……顧少強夫婦想靜靜,大家能不去打擾他們嗎?
人與人之間需要理解,社會拒絕浮躁。一封辭職信引發軒然大波,已經把社會的浮躁暴露無遺;顧少強再次回到公眾視野讓夫婦二人受“圍攻”,社會到底要浮躁到什麼地步?據報道,新華社、《魯豫有約》都主動聯繫顧少強要求採訪,這讓媒體人把臉往哪兒放?
拒絕浮躁,顧少強夫婦首先要帶個頭,可以發個安民告示,什麼時候起一律不再接受採訪;媒體必須給以配合,不能旁敲側擊,不能“曲線”採訪,不能干涉顧少強夫婦及其親屬的正常生活;企業別湊熱鬧了,若真的看得上顧少強,私下和她商談也就得了,不要借顧少強的名聲炒作自己的企業。
當代女作家鐵凝説:“我看有些作家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資源,或者是他們不屑于挖掘真正屬於自己的資源。很多人都在説我要做從來沒有做過的事,這確實是一個時代的浮躁和誇張。我現在就覺得寫作真的不容易。越寫越害怕。”鐵凝這話説的是作家,其實,媒體、企業以及各行各業,莫不如此。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社會拒絕浮躁需要每個人拒絕浮躁:不該圍觀的,堅決不圍觀;別人起鬨的,自己既不能跟著起鬨,更要想辦法制止起鬨;有些人喜歡折騰,自己沒能力干涉,至少自己不能折騰。很多年前的一段老話,至今還有現實意義,那就是: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辦好自己的事。這是社會杜絕浮躁的唯一正確方法。(毛開雲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