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前主席:生命,因讀書而不朽

時間:2014-04-21 09:24   來源:人民日報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前主席謝爾埃斯普馬克。劉仲華攝

  體驗更豐富

  世界讀書日19年,讓我們聆聽來自海內外的聲音——

  世界讀書日前夕,本報記者走近瑞典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前主席謝爾埃斯普馬克,感受他的讀書世界。

  “讀書讓人永恒。”談起讀書,謝爾埃斯普馬克開門見山,一語中的:

  “通過讀書,人們可以進入他人的人生,感受他人的情感。當你深入到另一個男人或女人的內心生活時,你的人生得到拓展,生命因而不朽。讀書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每一本書都是現實的反映,一個獨立的世界。讀者走入其中,可以加深對客觀世界的了解,看到以前所看不到的世界。”

  12歲時自寫一部“大書”

  從讀書到寫書,埃斯普馬克的一生,都跟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1930年,埃斯普馬克出生於瑞典北部。他自幼喜歡歷史和文學,早年就讀于斯德哥爾摩大學,專攻文學史。1956年,其詩歌集《謀殺本傑明》出版,從此進入旺盛創作期。先後出版詩集12部、長篇小説7部、文論集9部,成為蜚聲瑞典內外的著名詩人和小説家。1981年,他被選為瑞典文學院院士,後多年擔任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和委員一職。

  回首自己的讀書經歷,埃斯普馬克記憶猶深:

  “我7歲開始上學的時候流行朗讀,孩子們在課堂上大聲誦讀優美的文學作品。我最先接觸的,是瑞典女作家塞爾瑪拉格洛芙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還有191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作家海頓斯坦姆的作品《瑞典人及其領袖》,它們是我最初接觸的文學經典。12歲時,我開始對歷史感興趣,看了大量的歷史書籍,並開始嘗試自己寫書。我曾用母親的打字機把我寫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史’列印下來,裝訂成冊,像真正的書籍一樣。這本200多頁的‘大書’,花費了我一個多月的時間。”

  “再大些的時候,我對嚴肅文學産生興趣。16歲時,開始關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當時的第一個偶像是赫爾曼黑塞,然後是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威廉福克納等。我閱讀了他們大量的作品,其現代主義創作風格深深影響了我。對我影響最大的是艾略特,我開始倣照他的風格寫作。20歲開始,我上大學學習文學史,讀書的範圍進一步擴大,通過接觸大量法語文學作品,自己進一步融入到國際文學潮流中。”

  成為斯德哥爾摩大學文學系教師後,年輕的埃斯普馬克邊研究、邊創作。書,成了他生活和工作中的必需品。在他成為瑞典文學院院士後更是如此。院士們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閱讀被提名的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作品,現在每年候選者達200多個。這就意味著要在幾個月內,閱讀數百本文學書籍,並從中挑出最優秀的作品和作家。其閱讀壓力可見一斑。

  “既然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者,他們的作品應該值得一讀,我儘量做到對所有作品一視同仁。同時,作為文學院院士,除了閱讀文學獎候選者作品之外,我們還要讀大量的瑞典文學作品,如小説、詩歌。因為瑞典文學院除諾貝爾文學獎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文學獎項要評選。”

  “閱讀是一種享受。對我來説,活到老,讀到老。”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