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上春晚不應成為點綴

時間:2014-01-22 11:12   來源:解放日報

  在央視看到一則新聞,標題是《戲曲名家同臺演出為央視春晚推陳出新》。作為一個京劇迷,我不禁拍手叫好。從娛樂媒體傳播的各種有關春晚的資訊來看,似乎很少有這方面的報道。

  央視報道這一消息,是有其深意的。京劇在2010年進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京劇藝術之所以能夠申遺成功,在於京劇作為我國的國粹,已經融有我們民族文化遺傳的基因,成為我們民族身份認同的符號。在春晚這樣一個全球華人除舊迎新的時刻,應該有這樣一個藝術符號,這也為普及京劇藝術提供了一個舞臺。

  在2010年的兩會上,著名梅派傳人梅葆玖在小組發言中批評春晚忽視京劇,對把有國劇之稱的京劇安排在“鞭炮檔”很是不滿,他説:“看上去是在弘揚國粹,實屬‘走過場’,那個時間段大家都去放爆竹、吃餃子甚至睡大覺,怎麼弘揚啊?”梅葆玖認為振興京劇應在細節和實處著手。他説:“我不反對歌舞類節目多一些,以迎合80後、90後的觀眾。但在民族的大節日、大晚會上,就應該給國家最傳統、最正規的節目一個展示的機會,哪怕在黃金時段唱10分鐘也好啊。”

  梅葆玖的這一“懇求”,馬年春晚得到了實現。這次應邀參加春晚的有于魁智、李勝素、袁慧琴等十多位藝術家,已經進行了聯排,既傳統又有新意,這是京劇名家的共同追求。于魁智上春晚已經有17次了,上一個馬年的春晚,《馬字令》只有一句唱,他還是認真對待,精益求精。他説:為節日裏的觀眾提供優質的文化服務,這是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次他演的《定軍山》是譚派創始人譚鑫培的靠把老生戲,中國第一部影片就是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

  中央領導人與群眾一起觀看京劇演出,喜迎新年的到來,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傳統。而今年舉辦的新年戲曲晚會,不同劇種、不同流派同臺競獻、相映生輝,展現出中華戲曲藝術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據報道,2014年文化部春節晚會目前已確定停辦,今年和文化部春節晚會一起暫停的還有公安部春節晚會、民政部與解放軍總政治部共同主辦的雙擁晚會。但是,除了戲曲名家參加春晚,戲曲晚會也于除夕夜在戲曲頻道播出。這既符合節儉辦晚會的精神,又保留了過年看大戲的這個民俗傳統,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國外也有類似我們的春晚,這就是新年音樂會。今年除了央視直播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海也直播了由西蒙拉特爾指揮的《柏林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和由克裏斯蒂安蒂勒曼指揮的《德累斯頓新年音樂會》。著名指揮家克裏斯蒂安蒂勒曼對記者表示,我們選擇的曲目應該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使工作一年的人們在樂曲美妙的旋律中愉悅心情。

  由於趙本山的火爆,“二人轉”演員成為春晚的主角,作為國劇的京劇和中華戲曲藝術卻被冷落了。梅葆玖批評春晚的這番話值得反思。斯特勞斯家族的音樂作品成為《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主旋律,《藍色的多瑙河》和《拉德茨基進行曲》是每年都要演奏的曲目,從中也可給我們的春晚提供有益的啟示。(吳為忠)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