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獲諾獎成中國常態是否信口開河

時間:2013-10-10 15:01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及諾貝爾物理獎已經名花有主,湯森路透公司此前曾預測有三項研究,即細胞死亡方式自噬、脫氧核糖核酸甲基化和HER-2/neu原癌基因方面研究的若干科學家可能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個預測錯了,但它預測對了今年的物理獎。令人驚訝的是,在2002年~2012年該公司預測的183名可能獲獎的候選人中,有27人獲得了諾貝爾獎,算得上是神算。

  也有來自中國的預測。9月29日,南京工業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黃維在該校本科新生的開學典禮上作了驚人預測:“十年之後的中國,像諾貝爾獎這樣的國際性重要指標,在中國大地出現應該將會成為常態,而不是個案。在文學獎之後,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方面的獎項將陸續被中國人斬獲,沒有任何懸念……”這聽起來不像預測更像定論。

  這種預測能否部分成為現實,是區別科學預測與信口開河的重要條件。黃維與湯森路透公司都根據發表論文後的引用數來預測,但後者還有更重要的依據:確認哪些研究是重要的基礎研究和發現,然後再確定該研究和發現的最重要貢獻者。

  黃維預測的證據主要是兩個:一是中國科技人員的論文發表量和引用數,二是中國的科研水準和研發投入達到世界一流。黃維稱,中國科技人員發表國際論文總量居世界第二位,被引用次數排世界第六位,引用次數高的國際論文數量排世界第五位。但他可能沒有注意到另一個事實:中國科學技術資訊研究所發佈的2013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表明,2012年中國作者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共16.47萬篇,其中被引用次數高於世界均值的“表現不俗”論文只佔近三成。而且,中國每篇國際科技論文平均被引用6.92次,低於世界平均值的10.69次。

  中國的科研當然有接近甚至超過國際水準的研究,但是,這些研究是什麼,數量有多少,還難以確認。而且,它們也未必能獲得諾貝爾獎的青睞,因為這個獎項選擇的是開創性或奠基性的研究。

  中國的研發投入之大也不容否認。2012年中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表明,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首次突破萬億元人民幣大關,經費投入總量位居世界第三。然而,科學研究並不是有錢就行的。錢雖然很重要,但在科研中並不居首要位置,而只處於從屬的位置。科研更需要創新、實幹和苦幹,以及時間和經驗的積累。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目前投入的科研經費大部分並未用在刀刃上。中國科協一項調查顯示,我國的科研資金用於項目本身的僅佔40%左右,60%都用於開會、出差等。能指望這樣的經費投入與使用,幫助科研實現突破性和開創性的成果嗎?

  有人批評諾貝爾獎有傾向性以及它表現出的某種不公正,但從諾貝爾獎的統計學分析來看,無論對於哪個國家而言,它都是大餐,而非家常便飯,就連獲獎最多的美國也不例外。從1901年到2012年的112年間,美國有298人獲得諾貝爾獎,為世界之冠。排名在其後的國家依次是:英國,84人;德國,66人;法國,33人。以美國為例,在112年間,每年也不過有不到3人能獲獎。顯然,沒有充分的準備和有分量的成果,無法吃到諾貝爾獎這份大餐。

  再從獲獎的時間來看,一項重要的科研成果從提出到獲得諾貝爾獎一般需要三四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因為科研成果需要重復檢驗。如高錕從1966年提出光纖通信理論到2009年獲獎,至少經歷了40年時間。也有獲獎較快的,如日本的山中伸彌在2006年證實了誘導多能幹細胞,在2012年就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山中伸彌只是獲獎者之一,而且諾貝爾獎評委會認為,山中伸彌不過是重新驗證並深化了同為獲獎者的英國人戈登在1962年的發現,即已經定性定型的細胞是可以逆轉的。

  所以,即便10年後中國人的科研成果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也需要時間來驗證它們到底是真還是假,是重大還是一般。要在那時就能把獲得諾貝爾獎當作常態,實在有難度。黃維先生預測的準確性能否高於湯森路透公司,我們不妨耐心等待。(張田勘)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