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明星該怎樣抗震救災?

時間:2013-04-23 14:44   來源:新京報

  近兩日,一些名人明星已趕往災區。應該承認,這些名人們的動機和願望,或許都是良好的。但雅安至蘆山和寶興一線,唯一的通道是一條左邊臨深河、右邊臨高山的險路,多處塌方。

  因此,任何與救援無關的人員和車輛的進入,對此只有損害,沒有幫助。而且,營救生命最需要的是專業的救援設備和人員。如果明星名人們不能發揮實實在在的救援作用,甚至在災區“打醬油”,那目前不是他們發揮自身作用的時候。

  就實際作用而言,這個時段,一個跳水冠軍的作用,肯定不如一個受過救生訓練的護士;一個電影明星能搬動的石頭,顯然不如一個參軍不久的小兵。不少人能認出明星的臉,一旦排場比用場更大,再多的熱心和善良都可能適得其反。

  這樣説,絕對不是要貶損明星們的良好願望和實際能力。所謂術業有專攻,明星和名人們的價值和作用,在此時此處確實無法體現,這是客觀條件的限制。

  這時候,良好的動機,未必能通向良性的結果。有人也許會説,這是不是在抹殺明星們獻愛心的願望?回答是否定的,因為現在災區的災情雖然嚴重,但還沒有到需要所有人都充當救生員的角色。成熟的救災機制,必須是由專業人員和設備組成的,它需要的是技術和冷靜,與激情和熱血無關。

  是不是名人和明星們,與抗震救災就沒有關係呢?回答顯然也是否定的。

  他們可以在自己的領域,為災區募集善款和物資,可以在災情穩定搶救傷員結束後,用自己的明星效應,為那些在大災面前驚魂未定的群眾和傷者,帶去精神的撫慰和重建生活的信心。可以在災後重建過程中,發揮自己專業領域的特長和優勢,使災區的恢復,更豐滿更有文化內涵。

  這些事情,都是長期可以做的,不必急著在最開始的幾天去震區現場。給救援添堵或被人懷疑炒作,甚至成為被救助者,就不好了。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