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跳水”也是商業大片

時間:2013-04-12 13:42   來源:光明日報

  觀眾喜歡看到明星變成菜鳥、普通人、初學者,這是一種祛魅,也喜歡看到他們從初學者開始,學習、進步、競爭並最終取得成功,這是一種再次加冕。

  超女快男將草根變成明星,《我是歌手》再將明星變成草根,這兩個路數顛來倒去被湖南臺反覆運作,每一次都成功抓住了觀眾的胃口。在前者的新鮮感被充分消費之後,後者正發展成為新的娛樂看點。當下大熱銀屏的“明星跳水”節目,其實就是這個思路的新衍生品。

  雖然創意同質、檔期同時,但江蘇衛視的“星跳水立方”和浙江衛視的“中國星跳躍”,並沒有在收視率上形成雙輸的競爭局面。相反,恰恰是這種同時亮相,讓此類明星真人秀節目成了一種文化現象。面對不斷攀升的收視率和熱情加盟的明星們,人們不禁要問,此類節目為什麼火起來了?這句話也可以換個問法:大眾娛樂的脈門到底在哪?

  其實,明星跳水也是一部商業大片。在觀感上,它具備了電影的所有要素:全明星參賽,是強大的陣容;高危險系數的賽程,是驚險的特技;有人恐高、有人暈厥、有人受傷、有人流淚的訓練過程,是跌宕的情節;緊張的比賽穿插評委點評、明星感言、參賽者互動、主持人插科打諢,是張弛有度的節奏。這裡面既有懸念感又不缺戲劇性,囊括了明星、體育賽事等多個可資消費的元素,讓每個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觀看的快感。在把握大眾的文化心理上,電影曾成功地摸索出一套運作規則,娛樂節目只需恰到好處的選用即可。

  根本説來,此類節目體現了“草根性”和“草根情懷”,這正是當前取悅大眾的關鍵所在。《星跳水立方》總製片坦言創作初衷是“把明星拉回到普通人的世界”,“看他們怎樣面對完全未知的一個舞臺,從零學起”,可見節目製作之初就已經對受眾心理進行了準確的預判。在一個去神聖化的時代,觀眾喜歡看到明星剝離光環,變成菜鳥、普通人、初學者,這是一種祛魅;也喜歡看到他們從初學者開始,學習、進步、競爭並最終取得成功,這是一種再次加冕。在這個過程中,觀眾可以很自然地帶入自身感情,並享受到節目的日常性、通俗性與參與性。

  可能最關鍵的還在於,這個“祛魅再加冕”的過程傳遞出帶有勵志感的價值觀。年輕偶像韓庚暈厥後再接再厲,“大齡選手”牛群挑戰10米跳臺,説起來不過是小故事,但這些小故事和背後更多的講述疊加起來,就使挑戰和勵志的意味變得明顯起來。從膽怯到無畏,從惶恐到自信,從戰戰兢兢到盡在掌握,幾乎是每一個人成功前都要經過的心理歷程。節目將這個過程放在放大鏡下,試圖通過細緻的展現贏得觀眾的“感同身受”,是很討巧的方法——這本就是商業大片的成功經驗之一。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