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苦難不需要煽情

時間:2012-12-03 09:53   來源:大眾日報

  1

  苦難不需要誇大,苦難本身已經夠大。苦難也不需要煽情,因為苦難本身就有足夠的力量。這種力量可能不會讓我們淚流滿面,但卻有憤怒在胸中燃燒。

  這是馮小剛導演的悲情大戲《一九四二》給我的總體感覺。

  《一九四二》上映後票房尚可,首日拿下2500萬元,但口碑卻很一般,某著名網站目前只打出了6分。筆者採訪過幾位觀眾,大家普遍感覺比較失望。有人還説,本來是想著像看《唐山大地震》一樣,來電影院哭一把的,紙巾都備足了,但到了也沒用上。這種心態的觀眾,並不是少數。想哭,但沒哭出來,這樣的電影,觀眾自然不滿意。

  但我想説的是,這恰恰是《一九四二》和馮小剛導演的高明之處,馮導這回真是把電影想明白了。

  馮小剛之前的賀歲喜劇,耍些小聰明,編些京味兒段子,讓大家哈哈一樂,過去也就過去了。從《天下無賊》開始,馮小剛開始正兒八經地想講完整的故事。這一思路在《集結號》和《唐山大地震》中得到集中體現。但《唐山大地震》有個問題,就是局部煽情過度,尤其是在女主角徐帆的戲份兒上。大家看電影時雖然哭得稀裏嘩啦,但賺取的也不過是廉價的淚水。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不需要淚水,而是徹骨的悲痛。而《一九四二》,算是達到了這種境界。

  2

  對多數人來説,一九四二,只是個陌生的年份。那一年,河南發生了空前的大饑荒。這部電影描述的就是,面對這場餓死了300萬人的天災人禍,不同的人不同的態度和選擇。馮小剛稱,在《一九四二》裏他沒有自己的態度,一切讓觀眾來定奪,“你看到什麼就是什麼”。正是本著這種態度,這部多線條敘事的電影裏的五條線索(災民、軍隊、政府、傳教士、記者)採用的全部都是白描。

  主線是張國立飾演的老東家一家和長工瞎鹿一家逃荒的過程。一路上,先是沒有吃的了,然後開始死人,賣人,最後只剩下老東家孤單單一個人。所有的苦難全部點到為止,然後鏡頭迅速切換。不煽情,不評判,只有偶爾響起的音樂作一下呼應。電影呈現給觀眾的,就是歷史的細部和大量逼真的情節。

  比如,老東家看到瞎鹿要賣孩子,跟家人説了一句,這戲是演給咱們看的,然後舀出一碗小米想給瞎鹿,但在看到周圍一群人饑餓的眼睛時,老東家手一縮,又倒回去一半。長工栓柱用美國記者給自己的餅乾去引誘老東家的女兒星星,欲行房事,星星不幹。花枝聽到後説,栓柱,我讓你弄,你給我兩塊餅乾。為了能把自己賣出去,花枝嫁給栓柱,然後對栓柱説,我嫁給你,你明天就可以賣媳婦了,這樣你也能活,我也能活,我這倆孩子也算有了一個託付。還有那個逃荒路上誕生的嬰兒,是老東家唯一的骨血,一路呵護,好不容易沒餓死,但到最後卻被老東家抱得太緊活活悶死了。大量類似的細節,看似黑色幽默,其實是深深的悲涼,讓我們欲哭無淚。

  直到全片即將結束時,電影才勉強給出一絲溫暖。死也要死在家裏,不去陜西掉頭往回走的老東家,路上看到一個小女孩。小女孩説,我認識的人都死了,剩下的都是我不認識的了。老東家説,你叫我一聲爺,咱倆就算認識了。小女孩叫了一聲爺,然後老東家牽起那個妮兒來,兩人一起踏上回家的路。

  3

  對饑餓我有切膚之痛,因此對《一九四二》我感同身受。在少年和少年之前的時代,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我只有窩頭和粗糧煎餅可以吃,不用説肉了,連油都少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的身體拒絕成長。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快20歲時我才以一年10釐米的速度長成現在的個頭。在縣城上初中時,有一次不小心把家裏給的買飯錢丟了,我餓了自己整整兩天,還不敢跟家裏人説。

  在談到《一九四二》時,馮小剛導演闡述了他對饑餓的概念,我特別認同。

  馮導説,“尊嚴是從肚皮開始的。我們經常説這人不為五斗米折腰,很佩服這種人。但在我看,可能嗎?他為什麼不為五斗米折腰啊?他們家擱著十擔米呢!如果你家裏頭老婆、孩子、老娘,張著嘴等著,嗷嗷待哺,朝不保夕,你要今兒不把吃的給弄回去,他們就餓死了,別説五斗米了,什麼事為了這口吃的我都能幹,這是人性應該被接受的一部分。一個人他説有氣節,説你孫子今不拿刀給我砍了,我就不服你。這種人,這種事,我絕對相信。但我他媽不砍你,我也不斃你,我他媽餓著你。我覺得有勇氣被刀砍腦袋的不一定熬得過這餓,最後你在饑餓中瓦解了。”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