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史詩遭遇娛樂

時間:2012-09-20 11:00   來源:新京報

  著名編劇蘆葦在接受《東方早報》採訪時稱,“中國電影界在精神萎靡,只知媚俗的世風下,不要動《白鹿原》。”

  《白鹿原》這部小説近20年前問世時就有人開始琢磨如何改編,9年前開始進入前期籌備階段,3年前開始進入正式攝製階段,7個月前即開始送審的電影,經過這麼一番馬拉松式的接力傳遞,終於在本月中旬上映了。

  160分鐘的影院放映版在普通觀眾和電影圈業內從業人員當中産生了兩種涇渭分明的看法。我的一位摯友兼影評人説:這部電影將原著那慷慨深沉的民族秘史改成了商業旋律情慾片。當一曲本應該蒼涼悠遠的秦腔被糟改成泛泛的行路小調後,五十年的民族秘史也變成了三個小男人、三個老男人和一個風騷婆娘的激情戲。從他的這番話語中我明顯聞到了幾絲失望和不甘。然而此片在電影圈業內卻獲得了頗為不同尋常的期待和熱捧。首先,這部《白鹿原》和馮小剛的《溫故 1942》已經被看做是今年為國産電影爭回臉面的兩部扛鼎力作;同時他們還都涉及中國藝術電影和學院派故事片導演最拿手的題材——人物史詩電影。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張藝謀、陳凱歌代表“第五代”開始,人物史詩就是為中國藝術電影在國際上爭得莫大榮譽的題材,並且在九十年代初,隨著《活著》和《霸王別姬》在法國戛納雙雙獲獎而達到一個輝煌的巔峰。眼下的這部《白鹿原》不僅繼承了這一傳統,而且在籌劃階段也頗有相似之處。這裡面就牽扯到一個關鍵人物——蘆葦。

  這是一個在一般普通觀眾群中少有人聞的名字,但在電影圈裏卻儼然是一個可以用“難望其項背”去形容的老牌學院派電影人。作為最負盛名的電影編劇,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那股一度盛行于中國文化圈、電影圈和流行音樂圈的“西北風”運動當中,蘆葦是其中保持著相對低調作風的一名實力派人物。上述張、陳等著名導演拍攝的獲獎力作,全都有蘆葦參與過主要編劇工作,他的努力也為這些影片獲得市場成功與藝術認可作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

  實際上,《白鹿原》最開始的改編設想也是由蘆葦和其所在的西安電影製片廠提出來的。當多年前蘆葦操筆進行劇本改編的消息傳播在電影圈裏時,所有人都懷著期待和欽佩的心情,認為這就是最佳人選。然而事實卻是,上映的這版《白鹿原》已經是由王全安執筆並導演,最後堅持藝術原則的蘆葦基本不再參與的電影了。

  有人説這個結果説明在現在中國電影全面市場化商業化的前提下,一些精品藝術片所處的尷尬位置,同時也有人説像蘆葦這樣的老一代金牌編劇不能適應新的環境發展。但這些都不是問題關鍵,因為王全安本人就是在堅持走藝術路線的年輕學院派。他本人也試圖在這部電影中尋求為藝術去吶喊和為市場去妥協之間的那個平衡點,可能還有點別的東西,都藏在相關人委婉的感慨當中了。

  儘管如此,這部被萎縮的《白鹿原》依然是今天國産電影裏的頂尖之作。我們只能説,眼下就是一個商業娛樂大行其道的時代,為了娛樂而娛樂是當前的主流,我們不得不把人物史詩中那些鋒芒的棱角一一打磨掉,刻意去雕琢成一齣圓滑世故的和諧樂章,以此取悅世人。媒體都説今天的電影産業是最好的時代,但其恐怕不是可以讓類似《白鹿原》這種低蘊渾厚的藝術大片生存的時代。對此,我們只能希望明天會比今天更好。(秋原 電影人)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